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 第354章 围城(一)

第354章 围城(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姚姜见此间的掌柜小声议论,便不言语。

直到此间再无声息,姚姜才又接上:“小孤城如今外有强敌,内有难处,需要此间兵士、百姓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商队虽不算小孤城百姓,但如今也不能离开,小孤城的食粮也有他们一份,守城兵士不仅守护百姓也守护了他们,因此商队理当为小孤城出力。”

“我知晓商队内并非都是壮年男子,领队大多已不年轻,还有的商队中有女眷与小儿。我都有相应的活计分派。愿意帮手的便由掌柜报与巡视的兵士知晓,我这边就会有文书官前去清点人手,而后分派活计。”

停得一停,姚姜又道:“若有客商不愿出力,掌柜们只管与巡街的兵士说明,自有兵士为你们解烦忧。”

不过一个时辰,各家客馆都已向巡街的兵士说明客商愿意帮手,姚姜即刻让文书官去各家客馆清点人数。

清点完毕已是午时,姚姜让人先按各客馆住的客商数目送去饭食,而后将备下的木材、粗麻等物都分派送往客馆驿站。

这边才分派完毕,苏知棠来到:“卫夫人,营外来了两名熟手工匠,他们前来听候分派。文书官正在细问,并与城中户籍册子核对。”

姚姜:“待他们说完了话,你先将其中的木匠请来说话。”

不多时兵士引着两名木匠来到。

两名木匠向姚姜行礼:“听闻军中需要工匠,我等会做木活。听候卫夫人差遣。”

姚姜:“守城兵士急需弓弩箭支,因此我找寻制作□□工匠,制造军营所需的长弓、稍弓、角弓、弓弩。”

一名木匠想了想:“卫夫人,我们只会做寻常木工活计,没做过弓弩,这怎生是好?”

另一名木匠:“若能找来兵士用的弓弩拆开来细细看过,画下图样,我们或许能照着图样做出来。”

两名木匠甚是谨慎:“我们没造过弓弩,看过的图样不多。但若有图样给我们看一看,若有不懂处,我们向卫夫人请教。”

姚姜向再招示意,再招取出几张图样递给二人。

两名木匠接过图样摊开来,正是角弓、稍弓、长弓与□□图样。

图样画得极是仔细,写明了尺寸,连接的方法也写上了。

姚姜:“营中有四名苦役专司修整营中兵士的兵刃,熟知弓弩,这是他们画出图样,已请管军械的主簿看过,应当无错。二位请仔细看过,若不觉得难,便请按这图样来试一试。”

两名木匠:“这图样画得清楚,我们也看分明了。只是有了图样,将木材改为适合的尺寸,弯曲木材烘烤至能用,打磨等活计也得有人来做。每一步都必不可少。我们只有二人,即便再有四名苦役相助,六人每日所出也有限。”

没等姚姜出言,一名木匠小声说道:“弓弩放的箭支多了,弓弦断开或连接处的隼铆断裂,便不能再用。因此仅六人能做的活计也不多。小人们不怕辛苦,就怕耽误了兵士对敌呀。”

姚姜微笑:“修整木材、弯曲成所需的形状都是修缮与制作弓弩必要的工艺,这些活计我也拆开来了,今日有苦役已在改木材。只是苦役做的事多而且杂,能制造□□仅有四人,因此我才请城中的工匠帮手。我还在城内找寻别的帮手,将木材改为适宜的尺寸等活计,必定会有人来做。”

“木材改好,须得有人专司连接,并将其制成弓弩,这才是二位与修缮兵刃的苦役要做的活计。”

一名工匠想了想:“卫夫人,我们各自都带得有徒弟,不仅我们能来帮手,连徒弟也能来帮手。”

姚姜大喜:“那真是多谢,这时节肯来帮手我都感激不尽。请二位将你们的弟子也带来,有劳了。”

另一名工匠对着姚姜抱了抱拳,小声道:“卫夫人,我昨日天黑时听到了守城兵士与游牧骑兵交手,晚间也听到游牧骑兵与守城兵士与他们恶战,我知晓卫夫人此举是要助守城兵士与游牧骑兵周旋到底,我们会尽力而为。”

未等姚姜出言,先前说话的工匠已道:“卫夫人,往返所需的时刻都能做不少事了,若此间能有住处,我们能住下,这些时日就不返回家中了。”

姚姜:“此间倒也能住下,只是二位在此间住下,便得听程主簿的分派,军营中不能乱走,还得听军中众人的安排,不知二位可愿意?可会担忧家中妻儿?”

“我们家中知晓军营中需人帮手,都说该来。”两名工匠都道:“家中人明日起会到军营来领取活计,做完活计便能领到吃食,不需我们操心。我们愿意来在此间住下,与苦役住在一处也行,这时节,没那许多讲究。住在军营内我们绝不乱走,多谢卫夫人体恤。”

姚姜当即让人询问他们家中的情形,安顿他们的住处,并让人送他们去见程主簿。

客馆中的客商大多于当日下午带着路引过所来到,在文书官按路引抄录商队的情形,大周的商队清点后便发给木材,让商队修直,打磨光滑……

游牧骑兵与小孤城守军恶战已传得城中人尽皆知,百姓都知晓游牧骑兵残忍,都怕游牧骑兵攻入城中来掳掠,都知晓到军营来认领活计是帮助守军守城。

更兼百姓家中存粮不多,能用做换来食粮,便能多撑些时日,因此都赶来认领活计。

男子砍削木材,编织箩筐,运送物件,女子则缝制布甲、棉服甚而大氅等御寒衣服,有的女子则领了清洗碗碟等活计;小儿则搓麻绳,挑拣羽毛……

来的人多了,消息也长了翅膀飞来。

姚姜虽没能往城门去,但也听闻游牧骑兵两相夹击,对着南北城门猛攻!

只是小孤城的北城墙紧固且高陡,游牧骑兵只能纵马前来放一轮羽箭,而后便在城下骂战!

羽箭一半射不墙头上,落在墙下,游牧骑兵自去拣拾。

北城墙上不时会有箭支掉落下来,是游牧骑兵射上来的,箭支越过城墙后来势已尽,往下落去几乎不能伤人,巡视的兵士看到了会拣捡了送到城墙下。

程主簿还派了苦役在城墙下查看,防备游牧骑兵挖穿城墙潜入城中。

林振羽感慨:“城中没有许多箭支,北城门的弟兄们不敢轻易出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来去,当真气闷。若有足够的箭支,北城墙上的兄弟们绝不会让他们如此嚣张!”

这时城中守军都与城南的与游牧骑兵苦战,骠骑营兵士的带领着小孤城兵士下固守着南北城墙,隐身于垛口后,细心留意着下方的游牧骑兵,躲开他们射来的箭支。

北城墙上的兵士每人只有数支羽箭,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发出。

库中所剩的二千只羽箭,早已被卫骏驰派人取走。

南城门的战况激烈得多,游牧骑兵自有了天光便攻向南城门外的哨塔。

时值冬日,小孤城外的树叶早已落完,举目皆是光秃秃的山石,但游牧骑兵身披肮脏厚实的牛皮羊皮袄竟与山石的颜色相似,不仔细看都看不分明。

游牧骑兵悄悄潜到陷阱边缘,突然攻打哨塔。

幸而卫骏驰将拿到的箭支分了数百支给哨塔,哨塔上下的兵士连忙发箭,并出声警示。

箭支不少,但小孤城兵士的弓箭功夫都稀松平常。

有的兵士的箭支射不到游牧骑兵身边,有的箭支能射到游牧骑兵身边便已没了去势,不能射穿牛皮羊皮袄,更不能伤及游牧骑兵。

一日间,游牧骑兵攻打哨塔数回,哨塔上的守军警惕非常,时刻盯着游牧骑兵的来路,哨塔上的游牧骑兵看到敌人便发箭,寻常兵士所得的箭支有限,他们更多是执着兵刃等游牧骑兵扑上来厮打。

虽有南城墙上的守军发箭援助,但哨塔处的兵士还是死伤甚重。

游牧骑兵中的哲别全都没挨近来,而是伏在山石后方,看准了这边弯弓来射,有的箭支甚而射到了南城墙墙头。

卫骏驰在城墙上督战,越看越心惊。

小孤城内的兵士与骠骑营骑兵对敌两日,死伤甚众,现下城中能对敌的兵士不过三百来人!

而哨塔外的山石后躲藏着无数游牧骑兵,都发箭向这边射来,他也无法估算有多少游牧骑兵在南城门外!

朝庭发放的厚冬衣还未到,军营库房内只有夹袄,守城兵士穿的是上一年旧衣,许多兵士的旧衣已肮脏破烂。

姚姜将兵士所需的厚衣都画了图样,连布匹一同交给针线上的苦役裁好布片,分别交给前来帮手的女子,由她们带回家中缝制,次日会有兵士来收取将锁了边缝好的衣衫。

缝好的衣裳收回到苦役手中,往内里填入厚布片或棉花,能送到城头给兵士御寒。

再招与琼叶给前来帮手的百姓发了签押,姚姜的花押每日不同,图样奇异,弯曲扭转,以紫红印油押在纸上。

阮欣芷与苏知棠看过花押无错,才让灶间的苦役按数目交付吃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