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仔细一看偏旁,便知这其中的巧妙。古往今来并非无人尝试作对,但对得都很勉强,更别说现场以自己的回答对上了,可谓“没有正确答案的考题”。
但……
“想来是有自不量力者,随便对对的。”如烟压低声音道:“你看一下,挑个错处打回去就是了。”
兰形也这么想,直到他拿起写了答案的纸。
“……噗。”
他忽然忍不住破功笑出了声,而如烟好奇看去,只见上边五个字——
“港城铁板烧”。
“噗。”
如烟也笑了起来。大行商业发达,铁板烧这种食物,她有所耳闻,港城也很好理解。只是……
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
“我知道这是谁写的了。”兰形忍笑道:“算她合格。”
如烟:“?”
-
当看到“烟锁池塘柳”这个题目时,陆昭昭就知道,为什么大家避此处如蛇蝎了。毕竟这在现实里也是个千古绝对,虽然到她的时代已被破解,给出了好几种对阵,但想来在这个时代,还无人能够作答。
陆昭昭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虽然在学校里也算学霸,但给千古绝对自行写个下联是不可能的,也就只有作弊了;好在这是游戏,而她也不是想以此为手段争个什么,仅仅只是想找个由头带兰形出去。
那就不必拘泥手段,当即打开千度搜索——
话说,选哪个下联好呢?
【灯垂锦槛波】、【烽销极塞鸿】、【钟沉台榭灯】是现实中【烟锁池塘柳】出处附带的拟对句,算得上“标准答案”;【桃燃锦江堤】、【灯销江坝桥】、【银栖灵海坨】俱五行相对,平仄相谐,意境也一致。
但在即将提笔时,陆昭昭想起。
【可依该花魁的心情与之相会。】
尽管有信心兰形能认出她的字迹,那落下的笔还是拐了个弯。
【港城铁板烧】。
果然,递交上去后,不一会儿,便有侍者出来公布:
“如烟花魁的题已解。”
“怎么会?!”
说全场哗然,绝不为过。毕竟这是一个千古绝对,能够对上,岂不是证明绝对被破了?!于是瞬间蜂拥而至,去看那张贴出来的合格答案。
“烟锁池塘柳……”
“……港城铁板烧??”
这算个什么对?众人面面相觑。要说五行偏旁是能对上,也不是无意义的单字拼凑,可可可……
别说意境相对了,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嘛!
这样的答案,如何能服众?有不少不服气者甚至开始大声嚷嚷:“这要是都能过,那我也能对千古绝对了!”
有不少人纷纷点头,却也有几个忽然若有所思。侍从不得不在一众吵嚷声中拔高了声音:
“静静,各位静静!不如听听如烟花魁的解释可好?”
这也有道理,大家都安静下来,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多时,如烟花魁婉转的声音便从屏风后响起。
“小女子从前读书,见【烟锁池塘柳】一句,便觉甚妙,可惜自古以来无数人尝试作对,却不曾做出真正合适的下文。”
“一直甚觉惋惜,今日忆起,便出此题,心怀侥幸想着许有人能对上,说不定能成一段美谈。”
“不过小女子心知,此对之难,并未报什么希望,仅愿以此为今日之会添些风雅。不料,还真收到一句妙对……”
“烟锁池塘柳,港城铁板烧。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失了意趣,然而细品一下,这岂不正是一句很妙的【无情对】?”
在场有人目露恍然:确实如此!
所谓无情对,又名羊角对,要求字面对仗越工整越好,但上下两句的内容相差越远越好,但却也不是随意应对,而需出其不意、妙趣横生。
如“色难”对“容易”,“树已半寻休纵斧”对“果然一点不相干”,“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洞”对“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而“烟锁池塘柳”对“港城铁板烧”,对仗公正,内容全然不相干,确实合了无情对的特点!
“自然,这无情对也不是随意拼凑便可的。然而其含义完整,又以吃法入诗,在俚俗中见妙趣,大有竹枝词之风。看似极俗,实则正有无情对之妙处,虽尚有遗憾,却仍令人回味无穷。”
如烟顿了顿,似在等众人反应过来,片刻后才继续:
“如此千古绝对,能收到这样的回复,已是莫大的惊喜。而更令我惊喜的却是——”
“这位公子的勇气。”
“方才小女子便说到,今日出此题,虽有期盼,却也心中不觉有人能答上。因而小女子心中实则不重考察文采,而是考察文心。”
“面对知名的千古绝对,是否有这个迎难而上的勇气;是否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所学,呈现出一张或许不完美,但已尽全力的答卷;是否有足够的担当,在可能成为笑谈的情况下,仍能堂堂正正地展现自己。”
“——这份文采与英勇,我在这位公子的身上看到了。是以——”
如烟花魁站起身来。
“我的出题结束。今日如烟剩下的时间,皆归这位勇气可嘉、文采斐然的公子所有,不知这位公子,可愿与如烟手谈一番?”
而在众人的目光中,那面具少年只是拱手行礼。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