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重生东北1910 > 第90章 骨肉团聚

第90章 骨肉团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等到火车终于停在纽约火车站的时候,卓立仁觉得自己好像是又活过来了一样,艰难的把全套行头都套在身上,跟逃难的一样下了火车,雇了马车来到了著名的华尔道夫饭店,要了两个大套间,都没等到饭店的服务员把行李搬进房间,也没有了什么绅士风度,跟安妮小姐客气一下,卓立仁急不可耐的钻进自己的房间里面,把浑身上下的衣服扒得精光,打开了水龙头就冲上了,根本也不管水龙头里面出来的还是凉水。

可以随便用水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幸福了!卓大少爷人生第一次想到了这个问题,在东北从来没有这种问题,哪怕是在山上那个小道观里,卓大少爷也要天天按照师傅的要求用药水泡澡。

不管他用掉多少水,明月师兄都会默默的用扁担挑上两个水桶,晃晃悠悠的到山脚下的水井把水桶灌满,再一趟一趟往返在道观和山脚下,把水缸挑满,有时候两个人走了个对脸,师兄总是憨憨的一笑就过去了,从来没有说过让他少用一点水的话。

想起来沉默寡言的明月师兄,卓立仁不由得就有些呆了,他才想到,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挑过水,以前的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毛病还没好利索,就那么心安理得的欺负师兄,或者还是仗着自己家每个月都给道观里面送的食物,就觉得自己可以高人一等?师兄是个厚道人,让着自己这还说得过去,可是师傅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这就有点奇怪了吧?为什么呢?这可不是对自己好应该做的,两辈子为人的卓立仁忽然就想明白了。

对了,想起来了,有一次师傅好像是对师兄和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什么叫修行?就是通过平日里的一点一滴自己去悟,什么时候悟透了想明白了,你就算得道了。现在想想什么是修行?像师兄那样就是修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别问太多,只管做起来,等到把自己做到了极致,再进半步也是进步。

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再过几十年你再回头看,那个你曾经以为的天,早就被你踩在脚下不知道哪里去了!与原来的那个你相比,现在的你就是天上人,既是天上人,岂能不是仙?所谓的得道成仙也不过就是超越了自我,到了一个人莫能至的地步,又与仙何异?

‘呸!’这个老豆包!真特么阴险!有话不会好好说?有屁还要闷着放,万幸小爷我这一辈子总算是想明白了,要是还跟上一辈子一样,到死都是个糊涂鬼!

刚刚开悟的卓立仁却不知道,无论是道家还是别的门派,都有一句话叫‘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他师傅是真心实意想让他们俩早点悟道,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好好的领悟师傅的深意,如果你自己没有悟出来真正的道理,就是师傅告诉你了,你都想不明白,世间事无奈莫过于此吧!

纽约到安妮的家乡小镇伊萨卡有360公里,虽然路况不错,可是一天还是到不了的。那个年头的美国虽然已经是汽车满地跑,却还没有长途汽车这玩意,就是跑长途也得坐马车,这个时候的美国,除了邮递驿传马车,还没有那种专门跑几百公里以上长途的客运马车,毕竟给汽车加油的地方只有那些大城市里才有。

跑长途只能是坐马车,一站一站的换乘,比如从纽约到伊萨卡就得换乘三次,一天差不多可以跑120公里,需要三天才能到地方,那个年头出门旅行绝对不是一个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情。

卓立仁劝说安妮在纽约多休息两天,还有一个原因,除了安妮娘俩,他自己和谭小春也得在纽约把自己捯饬起来,头发也该理了,还要买全套的行头,他可不想让自己跟一个乡下来的傻小子一样,冒冒然就闯到安妮的家乡去。

他已经听安妮说过,自己的家乡虽然是一个小镇,因为有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在这里,已经有人把这里称为是大学城,那里的人不用说是很以这所大学为荣的,这些知识分子自己可以弄得蓬头垢面不拘小节,却很难接受别人也是这样,你要是比他还邋遢着来见他,那个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四个人在纽约市里面连溜达再买东西逛了三天,收获满满疲倦满满。纽约给卓立仁的整体印象就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到处都是高大壮观的新建筑,一幢挨着一幢,摩肩接踵鳞次栉比,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大,刚刚看见一个十五层的,马上又能看见一个二十层的,谭小春刚买的新帽子掉地上好几次了。

卓立仁即使是上一辈子,在解放后的上海也没见过这么多这么高的大楼,马路上奔驰而过的汽车,还有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就连这些人身上穿的衣服都让他们感到十分新奇。

也有让他们觉得挺好玩的事,就比如说这个纽约市里面的路灯吧,这时候的纽约市中心区域已经把以前的煤气灯全部换成了电灯,比以前先进了不少,可是却没有以前的煤气灯那么亮了,因为煤气灯再加上反光罩极为明亮,一个路灯差不多能照出去一百多米远,新装的这个电灯呢,顶了天也就是能照出去五十多米,看着还有点灰突突的一点都不透亮。

更可恨的是这个电灯老坏,一个灯泡最多也就能用几天,所以卓立仁他们只要晚上出去就能看见这个场景,一个穿着电灯公司制服的男人,开着一辆黑色的福特汽车,来到了一个已经不亮的路灯下面把汽车停好,再从汽车后面拿下来一架梯子,把梯子架在汽车的顶上,要不就不够高,然后他就爬上梯子去换灯泡,换好了还不能马上就下来,得在那上面稍微等一小会,有时候他刚刚换上的灯泡’砰’的一声又爆了,还得接着再换…

三天之后他们四个人坐上一辆特别雇来的马车离开了纽约,卓立仁给了马车夫一笔让他无法拒绝的小费,他会一直把他们送到伊萨卡,因为卓立仁听安妮说离开纽约就雇不到这么漂亮舒服的马车了,从纽约到伊萨卡中间还要经过两个小城镇,那里虽然也能雇到马车,就是比较破旧不堪,坐着也没这么舒服。

马车后面捆得结结实实的是六个箱子,里面都是在纽约新买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足够他们到了伊萨卡可以两年都不用再买衣服了。这六个箱子里边安妮和卓大少爷一人两个,小玛丽和谭小春一人一个,因为没有时间做那种定制衣服,都是买的现成的成衣,所以都不是很贵,让卓大少爷感到惊喜的是这六个箱子总共才花了一千美元多点,这个时代的美元真好用啊!

谭小春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小玛丽可是一个劲的嚷嚷着说自己被压迫和歧视了,不能因为她的个子小,就只有妈妈买的一半数量都不到,没办法的卓大少爷只好施展开忽悠大法,说我们可爱的小玛丽现在还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因为你长得太快了,今年买的衣服明年就穿不上了怎么办呢?现在少买一点,明年卓叔叔一定给小玛丽买更多的更漂亮的衣服,还答应到了家,就继续给她讲一个猴子一头猪一匹马还有一个妖怪去西天寻找宝藏的故事,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这个小丫头哄好了。

看着一脑门子汗的卓立仁手忙脚乱的在那哄孩子,安妮笑嘻嘻的坐在一边,既不帮忙也不跟着掺乎,她也不知道这个中国少年哪来的这份耐心和小花招,可以轻松应付那么难缠的小玛丽,不过这么温馨的一幕让她很喜欢也很开心。一开始小玛丽管卓立仁叫哥哥,他也就那么答应着,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得让玛丽管自己叫叔叔,安妮觉得可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都喜欢被别人看成是大人,所以才这么说的,也就不去掺乎他们两个之间的这些事了。

路上经过的两个小镇都不大,按照安妮的说法跟她的家乡差不多,都很安静,也很干净,新房子和比较高大的建筑很少,基本上都是单层或者双层的木头房子,一般人家门口都有一个不大的草坪,这个卓立仁比较喜欢,一家人可以坐在上面晒太阳做游戏,想想就挺好的。

到了第三天晚上天都快黑了,马车终于到了伊萨卡,看着周围熟悉的街道和房子,安妮有点激动,眼睛都红了,还是小玛丽的大呼小叫的把她又给唤醒了似的,她很快就从心里那种激动复杂的情绪里解脱出来,一边告诉马车夫回家的路,一边帮助小玛丽收拾东西。

马车停在安妮的家门口,安妮先把小玛丽从马车上抱下来,放在距离马车稍微远一点的草坪上,避免她被马碰着,她自己和卓立仁谭小春一起把行李卸下来。就在这时候安妮家的门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个子不高,头发蓬乱,带着一副有很多圆圈的眼镜,身上穿的还是睡衣,脚上是两只不一样的拖鞋,脸上都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想出来弄个明白的表情。

刚刚放下一个箱子的安妮好像感觉到了什么,起身回头看见这个男人,就呆住了,她身边的小玛丽看见妈妈的样子有点害怕,跑过去拉住妈妈的手,依靠着妈妈也不说话,看着眼前既熟悉还有点陌生的安妮,她的父亲显得十分激动,冲着安妮伸出手来,好像要把她搂在怀里,脚底下磕磕绊绊的往前面挪动。

安妮也向父亲走去,小玛丽被妈妈扔在那里,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小嘴一瘪就要哭,卓立仁赶紧过去把她抱起来安慰着她。那边安妮和父亲也抱在一起默默的流着眼泪,哪有父亲不心疼女儿的?舔犊之情父女连心,女儿离开自己去了那么遥远的中国,让他想起来就心痛和自责,多少次想着再把女儿拥在怀里,重温女儿小时候的温馨和快乐,睁眼醒来却发现自己身边空无一人。

他的太太几年前已经因病去世了,这几年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课和自己的研究上了,伴随着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他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名声鹊起,他也在去年被学校任命为刚刚成立没有几年的生物与农业技术学院的学术副院长,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还被美国科学技术学会接收为会员,学术上面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宝贝女儿。想必上帝是听见了自己的祈祷,这么快就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和女儿短暂的拥抱之后,老戴维看见了被一个亚洲少年抱着的小玛丽,走过来从卓立仁的手上接过来小玛丽,玛丽还有点认生,不过看见妈妈还有叔叔都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再加上这个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老头子笑得跟圣诞老人那么可爱,好吧!那就让他抱抱吧!

老戴维抱着小玛丽就不放下了,安妮给他介绍这两个中国人都是谁,为什么也来到自己家,还指着这个岁数小的说这个就是她在信里说的那个准备考康奈尔大学的中国少年,老戴维还以为是那个比较大一点的呢,这个中国少年是不是有点太小了?

安妮的家其实不算小,虽然只有一层,有六个房间,老戴维自己住一间,那是他和太太以前住过的房间,他还有一个书房,一个研究室,除了客厅和厨房,剩下三个房间也足够他们都住下了。

安妮的意思是暂时先在这里对付一两个月,等到卓立仁买到了新房子再搬出去,老戴维也说可以,这老头一个人住了好几年,有点孤独寂寞冷的感觉,好不容易连女儿带外孙女都回来了,他也想好好体会一下天伦之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