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蝶烬 > 第62章 石榴汁

第62章 石榴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村落边缘,骆驼草和稀疏的灌木顽强生长,孩童们在土坯房旁追逐,偶尔传来羊群的铃铛声,预示着一天的开始。

云枝婳从李姨口中得知今天是县城的街市,于是临时决定将回春城的日子调后了一天。她准备在街市上买一些孩子们在上课时能用到的教材辅助资料还有字帖练练字,再加上在村长家住了那么多天,总归要买些贵重物品感激一下人家的热情接待。

村里去县城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尘土飞扬,途中稀稀拉拉遇到赶着马车的邻村人,质朴无华地相互打招呼,分享干粮和水。

到达县城,热闹的街市一晃入眼。一股浓浓的牛羊气息扑面而来,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在鼻尖萦绕。三轮车夫们骑着他们的汗血宝马,满载着新鲜的瓜果蔬菜,在不大的场地间穿梭,带着腔调又悠长的吆喝声很响亮。

“帅小伙儿,给你家老婆买杯石榴汁吧,现榨的,很新鲜。”一位拄着拐杖,戴着藏蓝色帽子的老汉叫住柯诀,眼睛乌亮乌亮的,期待着对方可以大方掏钱。

柯诀看了眼手推车上的石榴汁,饮品在光线下流转,折射出宝石般的光泽。老汉刚刚说的老婆一称呼让他很愉悦,便欣然买账:“给我来一杯吧。”

“麻烦给我们来两杯。”天气这么热,柯诀额头上都冒了汗,云枝婳也想让他凉快凉快。

石榴汁初尝是清新带酸,随后甜意慢慢漾开,嗜甜的她很喜欢这种味道,自顾自点头说:“这边的石榴汁果然名不虚传。”

老汉儿听见这话后呲着个大牙,“你们不是本地人吧,难不成是来这度蜜月的?”想了想又觉得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来这种穷乡僻壤度蜜月,于是否认掉这个猜想再说:“来支教的外地老师?”

云枝婳轻轻摇头,言简意赅道:“公益事业的地点在这边的一个村子里。”

老汉儿一听是公益事业,欣慰道:“年纪轻轻的真是菩萨心肠。”他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嘴巴一张一合,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

等他睁开眼睛后,再榨了两杯石榴汁颤颤巍巍递到他们手中说:“你们都是大好人呐,这两杯不用钱,送给你们喝。”

云枝婳推脱了几下没成功,对方执意要送,她也只好收下,抬眸道:“那就谢谢老伯了。”

“让一让,前面的让一让。”一头卷毛发的胖子骑着一辆独轮车穿过,飞速卷起阵阵泥沙,柯诀下意识将云枝婳拢在怀中,等独轮车驶过好些时候,他才将人放开。

她抬手轻拍了几下他的头发,上面铺了一层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沙尘灰儿被重新抖落回泥土中。

老汉在一旁一副磕到了的表情,“俩儿感情可真好。”

云枝婳朝他笑笑,微微颔首致意后,拉着柯诀走了。

胡杨木匣子装的是香料,在摊子上排成赤金色的军阵。裹头布的中年妇女用银匙舀起孜然,细密的褐雨落进黄铜秤盘,浓烈的香气便顺着风向吹进云枝婳的鼻腔里。

“好多香料。”她走马观花,铺子上贴着的香料名称多到压根看不过来。

没一会儿,她又被隔壁绸缎铺的艾德莱斯绸迷惑住了,绸缎刚抖开半匹,春水般的碧色就淌了满地,惊得白髯老匠人扶正玳瑁眼镜,把鎏金剪刀搁在缀满石榴纹的绸面上。

柯诀也来了兴趣,捻了捻平滑的表面,说:“你摸摸,这质地好柔软。”

云枝婳摸完后,恨不得料子直接上身,别提有多舒服和爽朗了。

绸缎老板娘言笑晏晏道:“姑娘要买一些绸缎吗?这个季节做成旗袍穿你身上,包你满意。”她又指指柯诀,“这是你家弟弟吧,你来说说,这块料子穿在姐姐身上是不是天仙下凡,到时候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她这张嘴跟机关枪似的,云枝婳没等她夸完便放下手中刺绣牡丹花图案的绸缎,显然不大高兴地说:“他是我男朋友,不是弟弟。”

这句话她不知道向多少人重复说过了,本以为可以淡然一笑而过,可内心还是会泛起波澜。对于别人极不礼貌地乱搭关系,她甚至有时候会感到生理性厌恶。

凭什么要有人会认为他是弟弟而不是对象。如果老板娘刚刚没把关系弄错,她一定会买她的绸缎,可现在,她一点想买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想快点离开。

柯诀的指尖轻轻触碰到她的手背时,他几乎能感受到她肌肤的温度,随即一握,仿佛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

他轻声说:“走吧,我们再去别处看看。”

她紧了紧手,无声的回应。

最后只能听见老板娘在身后扯着大嗓门喊:“诶别走啊,要是不喜欢还有别的款式,我这里种类多着哩,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嗷!”

转过彩陶堆砌的矮墙,声浪骤然鼎沸。镶坑里腾起的热气裹着麦香,打馕师傅的擀面杖敲出欢快的鼓点。

卖土陶的老奶奶指尖还沾着釉彩,她面前蹲着个牵着小孩的妇人,正用柯尔克孜语比划着瓦罐的弧度。这时,忽然整条街的人都纷纷仰起头——原来是烤包子铺的伙计掀开了笼屉,白茫茫的蒸汽漫过葡萄架,在蓝玻璃窗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凉粉摊的绿纱帐下,维吾尔姑娘的银耳坠晃成了风铃。头裹白布的老汉们看上去应该是刚干完农活,正盘腿坐在花毡上分食西瓜,鲜红的汁水顺着指缝滴落,在尘土飞扬上开出转瞬即逝的花。

逛一圈下来,柯诀两只手都没闲着,提着一袋又一袋送人用的物品,有带给景市那边的,也有带给春城那边的,还有的则是带给村长一家和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的。

“差点正事忘了,答应了麦吉丽要给她们买一些字帖练练字,她们的字可太抽象了,我看老半天也不认识写的是啥字。”云枝婳的话还是收敛了一点,其实用鬼画桃符来形容那些字也不为过。

她左顾右盼道:“这边哪里有书店之类的啊?”

“好像我们都逛遍了,没在途中看见有书店。”他说完后垂眸沉思,疯狂在脑海中寻找刚刚路过那些地方的记忆。

还真是没有一点印象,他瞥见眼前卖土盐的商队正在卸下麻袋,于是随便挑了个人高马大的大叔问:“你好,请问这边有书店吗?”

对方听不懂普通话,摆摆手,继续卸麻袋。他又再找了个人,还是同样的反馈,直到找了第五个人,才问到书店的地址。

面对语言差异,还真是有点无能为力。

根据那人提供的方位,云枝婳和柯诀很快便找到了位置,藏在接市最里面的那条巷尾,如果不是特意寻找,比较难发现。

书店门口有一个梳七十二根发辫的姑娘抱着新买的彩陶罐走过,裙摆扫过的地方,几粒茴香籽正在砖缝里萌芽。

店里面真的很小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书架上的书有一排是新的,另一排则很旧,书的封面布满折痕,有的连书名都不完整,书脊用透明胶带缠绕着,苦苦支撑。

云枝婳在角落里找到了正在对账的老婆婆,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看本子入神,显然没发觉有顾客进来。

“老板,这边有一至五年级的辅导书,还有字帖卖吗?”

老婆婆弓起身,扶了扶眼镜,睁大眼睛望向店门口的人说:“有啊,你要什么学科的辅导书?”

“语数英的吧。”她又再问了一遍:“给小朋友练字的字帖有吗?”

“也有的,刚进的货,在阁楼里没拿下来,你们稍等一下哈。”

木质楼梯很薄,踏板在受力时会轻微敲击下面的支撑结构,发出吱吱声。

约莫等了六七分钟,老婆婆抱着一大摞封面是绿色的字帖下来,她将其都摊开说:“要哪种的?有控笔训练、基础教程、诗词美文、常用字、行楷…”

云枝婳翻了翻,抿了抿唇,这些字帖各有千秋,于是她最后决定说:“每种类型各拿十本。”

“哎呦这可能不太行,虽说是刚进的货,但这边对字帖的需求少,我总共才进了三十来本。”

“不过你看这样成吗?我再去补够剩下的数,劳烦你们再跑一趟,下个街市来拿可以吗?”老婆婆的语气有些急,生怕到嘴的肉飞走。

柯诀插了一嘴:“我们明天可能要离开这了。”

“那你们买这么多辅导书和字帖是要一起带走吗?”老婆婆难以想象,怎么还有人买这么多重物,不知道要提到哪个大老远的地方去。

云枝婳解释道:“这些东西不是要带回去的,是给希望小学那里的学生。”

“校长是周孝平老师吧,他经常来我这订资料和本子,你可以等来货了让他过来取就行,是该从小养成练字的习惯,不然以后长大了那个字也定型了,再练估计就迟了。”

柯诀听着这解决方案不错,询问云枝婳的意见:“你觉着怎么样?”

“我看行。”不过云枝婳还是留了个心眼,她怕这些东西落不到孩子们手中,又说:“我先打个电话给校长那边确认一下。”

“可以的。”

她刚想拨打出去,才反应过来语言沟通障碍问题,话锋一转:“婆婆那你应该和村长梁泽生也认识吧。”

“都认识呐,街市上就我这一家书店,他们买东西都来这里。”

“那我打给村长,你看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在梁泽生接通电话后,这笔交易一锤定音。老婆婆没有趁机抬高价格狠狠赚一笔,甚至比市场价还要低一些。

付完钱后,两人又满载而归地折返回村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