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最后反倒是姜钰打破了沉默:
“我们难道要在这待一晚上,不进去坐坐吗?”
李照乘直直望进他的眼睛,认真道:“你愿意做什么,我就陪你做什么。”
“那我们先回房吧,天色已晚,你白日操劳,还是早些休息。”姜钰挑眉,率先一步打开房门,示意李照乘进去。
一进门,李照乘着实有些惊讶。一天不到,姜钰已经把屋里收拾的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所有陈设井井有条,还添上了不少他惯用的东西。靠窗的条几上摆着一盆兰竹,旁边是一卷平摊开的竹编风物志,一只色泽温润的瓷壶压在上面。主人并非惜书之人,再好的书也只能被看成个不合用的壶承。
姜钰倒掉壶中的残水,一边为他沏茶,一边问:“今天怎么样,还顺利吗?”
“很好,基本已经走上正轨了。过两日大家分头行动,我们就先去现在的王宫。这几日你好好收拾收拾,有什么想做的也尽快,以后或许再难有机会回来了。”
“好,我知道了。国事繁重,颇伤心神,请王保重身体,好好休息。若有什么烦心事可同我说说,或许我能帮你排解一二。”
“有君此言,我便没什么苦恼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竟是出奇的和谐。喝着滚烫的姜茶,闻着姜钰身上熟悉的清香,李照乘感到愈发放松。
这淡香又勾起一段旧忆。
因为姜钰喜欢待在树上,所以很容易招来小虫子。这些小家伙十分脆弱,停靠在姜钰身上时,稍不注意就会被误伤,所以姜钰感到有些苦恼。李照乘巡访人间时发现一些植物从不招虫子,便试着用它们熏姜钰的衣服,果然对防虫有奇效。
李照乘和姜钰一起试过许多配方,最终有了这个两人都觉得满意的方子,从那之后姜钰的衣服都有这种清香。后来,人间也流行起了各种香草药材,不过李照乘始终爱这一个味道,想来姜钰也是如此,从未换过其它。
蜡烛要燃尽了。在这熟悉的味道中,李照乘渐渐有了困意。姜钰的身体已经比昨晚好了很多,不需李照乘担心。这一晚,两人都睡的十分安稳。
姜钰这边没什么要操心的了,李照乘又忙起了筹建王朝的相关事宜。这期间姜钰倒是常常找过来与他作伴,不过干的也不是什么正经事。
李照乘批阅文书,姜钰在他旁边睡觉;李照乘召见臣子,姜钰出去逗猫;李照乘忙得顾不上吃饭,姜钰把自己的食盒端过来,坐在他旁边吃得津津有味。
有姜钰作伴,这一阵子不算无聊,再加上繁忙工作确实是时间加速器,好像过了没多久,李照乘就和姜钰就踏上了前往国都之路。
启程前,李照乘已经把让姜钰成为未来王后的意思慢慢透给了诸位朝臣。
历史中的新帝并未娶妻,此举对小世界影响不大。在小世界自动修复的作用下,所有人都认为李照乘是为了暂时稳住朝局,平衡各方势力,不让有心之人有机会往后宫里塞人,才会扶一个来历不清的男人坐正妻国母之位。况且那男人实在不凡,音容俱美,神色亦佳,与王站在一起简直赏心悦目,王会选择他也是情理之中。
于是,这件大事就这么在众人的“心照不宣”中轻轻揭过去了。
启程的路上,两人照常同乘。李照乘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坐在他对面的姜钰撩起旁边帘子的一角,见李照乘没阻止,便放心地往外面看。
在这个小世界,姜钰一向以鬼面将军的形象示人,从未在众人面前露过脸,所以李照乘不用担心他暴露身份。看就看吧,关了姜钰这么多天,也该让他好好见见光了。
千年前那场大战后结束后不久,李照乘就奉命前往人间,帮助人界重建,后来也一直在驻人间办事处工作,对人世百态早已见怪不怪,而姜钰不同。因为神职的特殊性,姜钰其实很少有机会离开上界,人间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十分新鲜。
他们此行将路过很多城市,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文风景,不管是对于现在小世界里的姜钰,还是现实中的姜钰神君,这都是非常新奇的体验。
路上果然很热闹。
李照乘带领军队推翻了旧王朝暴虐恐怖的统治,挽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人民爱戴与拥护。听说他们会经过,人们早早走出城外迎接。
姜钰从没有见过这种阵仗。
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们开出一条道来迎他们进城。许多老人拿着和他们一样纤弱的木棍支撑瘦弱的身体,有的孩子还小,被同样年幼的哥哥姐姐抱着牵着,或是骑在父母肩膀上。
他们很像,不管男女老少,脸上都是灰扑扑的,头发打了缕,可那眼睛都是亮的。
看到他们的军队战马,这些百姓的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纷纷将摘来的鲜花扔在他们的前路上。几位骑马的副官走在最前面,向百姓致意,表达感谢。
见到那么多饱含期盼的人,姜钰有些不忍看了。他缩回头坐好,偷偷看了一眼正在阖目休息的李照乘。
姜钰知道李照乘昨天又整整忙了一夜,他能想象得到李照乘这样的明君必定很受拥护,不过亲眼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很受震憾。
“我们接下来可以为百姓做什么?”
马车走了小半天,凡人姜钰该吃点东西了。李照乘拉开抽屉,把点心匣子递给他,回道:
“做我们能做的一切,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现在计划新王朝第一年免征税,大赦天下,减征三年。晚些时候要重新制定一下经济政策,丈量土地......怎么,要来帮我吗?”
姜钰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低头打开点心匣子。里面是一份酥油蚫螺,一份栗子糕,一碟驴肉。因为赶车行路难免不适,今天的茶饮是一壶清爽的酸梅汤。
姜钰没见过李照乘贪嘴,他们也还没有专门的小厨房,一直在吃大锅饭,所以这些点心定是李照乘特意派人给他买来吃的。
“吃吧,离晚饭还早。”
从这么多年观察来的姜钰饮食偏好来看,李照乘认为姜钰会喜欢这几样点心的。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姜钰拿起一块栗子糕,先欣赏了一下糕饼上那些对他来说无比新奇的花纹,然后咬了一小口尝味道,眉毛开心地舒展,大口吃了起来。
“味道很不错,你要不要试一试?”
李照乘摇了摇头,姜钰也不强求。看着姜钰神色自如地吃着糕点,李照乘思绪渐远。在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姜钰在他面前越来越多话,两人也越来越交心。这也是理所当然。如果他们感情真挚,情思切切在心,一定能再一次成为知己。
想到这儿,李照乘很满意。现在他们的关系进展非常好,正应该趁热打铁多制造相处机会。
可话是这么说,找出时间还真不容易。急需处理的事务相当多,就算在马车上,李照乘也很难从公事中抽身。还好姜钰也是个非常得力的帮手,有了他的协助,一切进行地非常顺利。行走在路上的这些日子,两人几乎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度过,时间很快消磨过去。
重新修建新王宫劳民伤财,李照乘命令众人在旧王宫的基础上改建,等他们到达王都时,旧王宫已经翻新好了。随着局势变动,李照乘和一干臣子的议事章程变得日渐规范严肃起来。
朝堂上。
李照乘一人独坐在高高的王座上,昔日并肩作战,同饮一壶酒的同伴们此刻都跪伏在地上,等着接受王对他们的一切号令与处置。
李照乘知道这些人的未来。他们中的有些人会被打压,被流放,甚至有的会被杀,有的与他们曾经发誓要终身追随的君王背道而驰,也有不少无辜者死于朝争……有太多东西会改变一个人,又有太多事需要王考虑,这就是一个新朝代不得不经历的。可能只有当王终于高高在上,身侧无人敢相伴时,时局可稳定,天下方太平。
当然,这一切都与曾经那个王有关,李照乘只是在这虚幻投影的中帮助唯一真实的姜钰历练而已,历史的发展轨迹早已由曾经的人们写好,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也只能在时间长河中留下一声微不足道的叹息。
而且在这小小的朝堂上,一切历史尚在发生。在他的指示下,一众大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言语论战。
“王,就封王一事,臣以为还应遵循尧舜时期的制度,正所谓......”
“孙大人此言差矣。这些人......我们......”
“王,臣认为只留用小官吏即可,三品以上旧官吏请降的太多,无法一一安置,不如一并遣送还乡......”
“臣请王再做定夺!就如安大人所言,如此行事很可能引起暴动,我们尚且还......”
从前朝王室人员的留置论到官僚制度的改良,这些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直到日渐西斜,这些人还意犹未尽。这时,李照乘的心腹、世界主角段言准上前一步,开口道:
“王,针对南下经济整顿一事,臣有些想法。”
“段卿请讲。”
“夷陵乃南部第一大区,自古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粮食产量很可观,然而雨季却常常决堤,造成严重减产。水患几乎年年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臣自请南下夷陵,修筑大坝水堤,尽快保障田地作物安全,稳定经济,安抚民众。固我大国江山。”
终于来了。
李照乘打起精神。
要走重要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