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地阶段,张国荣多次提到自己喜欢唐老鸭,比如,在1987年《新时代》上刊登的“张国荣档案”里直接表明“最爱的人”是唐鹤德。他对唐鹤德的爱之深,溢于言表,再加上时不时异地一下,思念泛滥,须得表达出来以抒发相思。
说来似是巧合,又并非巧合。张国荣最喜欢的偶像是山口百惠,她也是在巅峰时退隐,找的对象三浦友和也是个水瓶座,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婚后关系和谐亲密;张国荣最喜欢的文人是巴金,巴金独身32年,娶了初恋做老婆,恋爱结婚36年,晚年守着妻子的骨灰33年。老婆死后,他把她的骨灰罐放在枕头边三十多年,周围的亲朋好友纷纷劝他让妻子入土为安,但巴金却说“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死前,他的遗愿是要将他的骨灰和妻子的骨灰混在一起,撒向大海。
张国荣骨子里对“专情”有着强烈向往,能和他建立深度关系的唐鹤德确实也和他所喜欢的那些一样,都是同类,都是如今社会里罕见的专情选手。他也同巴金一样,爱人先走一步,就抱着爱人的骨灰守着,没有一点害怕,只有无限疼爱。
唐鹤德在挽联上写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同样都包含了都是此生爱不够,还想延续这份爱的心意。难不成,也是做了百年之后,把两人骨灰混在一起的打算?
说回封麦,张国荣早在半年前就和唱片公司经理陈小宝(陈少宝)提出退隐。陈小宝力劝不遂,只能尊重他的选择,和陈淑芬全力支持张国荣做好他音乐生涯的最后阶段。演唱会原定23场,谁知门票公开发售3天就全部卖完,可见张国荣的市场受欢迎程度有多高。在歌迷的强烈要求下,从23场一直加到了33场,创作了香港歌手个唱新纪录。按照他的这样的火爆程度,再加几十场依旧能卖光,但是张国荣说自己刚好33岁,加到33场这个数字就好,一岁代表一场更有纪念价值。真是个浪漫的人!
封麦后的张国荣,终于结束了时不时的异国恋,不再需要以自己最爱的人是唐老鸭来隐晦表达爱意,他和唐鹤德在加拿大开始全新的“婚后”生活。虽然他们没有办理结婚证,但到了加拿大后,他们的关系就是最模范的婚姻关系,本质上最符合婚姻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结合为伴侣的关系。
这段时期,用张国荣自己脱口而出的说法是,他在加拿大有了个家。他有了归宿,有了可以停泊的港湾,这才是真实婚姻的意义。这个表述很关键,从小渴望家的孩子,兜兜转转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有了家的归宿,就不会再漂泊。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建筑师。张国荣的这个选择脱离了对社会的迎合,完完全全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使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他真的把自己的人生放在自己手里了。
被吃定的唐鹤德终于给了他家的感觉,让他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这也侧面反映了私奔式移民对两人关系的推进。正如《蓝宇》的编剧魏绍恩所说:“结交唐鹤德是张国荣一生最大的幸运。张先生不信命不信运,他自信爆棚,他讲狠劲,他好胜好强,他相信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除了Daffy,那是上天赐给他的守护天使,让没有脚的小鸟在人生朝不保夕的凶险漩涡内找到落点。”魏绍恩的目光是敏锐的,他能从华丽喧闹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身份外,看出哥哥曾经处在一个多么渴望家的凶险漩涡心理里。
虽然他们的恩爱没有得到社会机构认可的一纸婚书,但试问,现在那些有结婚证的夫妻有多少只是搭伙过日子?有多少是符合婚姻的本质——真的想和对方“永久”共同生活?
没结婚证书,但他们拥有了真实的婚姻关系——彼此认定,至死不渝。这是热恋提供不了的深度连接,也是一些靠一纸婚书维系的虚假婚姻所缺失的。他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家!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精神寄托。在这个家里,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着生活的起承转合。
他们真实的婚姻关系不是建立一纸婚书上,而是建立在彼此的爱和支持上。他们发自内心地为这份感情承诺,并竭尽全力为对方负责任,所以不需要任何外界的认可,不依靠外界压力的束缚来维持关系。
其实,不论是真实的婚姻关系还是虚假的婚姻关系,只要是当事人出于自愿选择且不后悔,就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即使是虚假的婚姻关系,搭伙过日子也无可厚非。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爱情是个奢侈品,不会发福利般地光临每个人的生活。搭伙过日子也是一部分人的最优选。只是,不能因为大多数人选的成了主流,就反过来歧视非主流的感情。没有必要将真实的婚姻关系和虚假的婚姻关系对立,更值得思考的是,到底要如何分辨出不合理的社会规训以及如何面对。
在不合理社会规训的束缚下,张唐这样至死不渝的真实婚姻关系反倒被某些媒体肆意嘲讽,得不到应有的祝福;而拥有一张证书却实际上同床异梦的夫妻,失去了实际意义的婚姻关系,却被认为是正常的,更有人玩笑说道:“结婚的都会后悔。”后悔多了,便是正常吗?错误的观念认可的人多了,竟成了主流。到底是张唐的关系不正常?还是这不合理的社会规训不正常?处于颠倒是非的空间里制造太多不公平,让人无奈。
或许,应该重新审视亲密关系的定义和意义,两个人是否相互扶持、是否相互尊重、是否相互信任才是衡量这段关系质量的标准,而非性别。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能因性别而贬低其质量。
到加拿大开始新生活的张唐,在这个阶段其实也是磨合期,不过和热恋时的磨合期不同,这是婚后磨合期。在香港同居时,因为不合理社会规训,张唐的关系在当时是不被认同的违法行为,两个“共犯”团结一致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真实的生活矛盾容易被忽略,再加上张国荣当时忙于明星工作,两人面对生活问题的情况很少。所以,那个时候,他们虽然同居,但本质只是恋爱,并没有实实在在地面对生活的各种细节。
到了加拿大就不同了,张国荣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忙碌的演艺事业退出,不再是舞台上闪耀的明星,而是回归生活,把注意力放到日常上来,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外部压力消失,两人生活方式的差距就浮出了水面,克服这些内部差距才是这个婚后磨合期的关键。而且,张国荣和唐鹤德两人都是有点洁癖和强迫症的,这样的人落入实实在在的生活磨合期,难度只会更高。
因为有洁癖和强迫症的都是自我领域意识特别强的人,这类人对生活的要求非常高,居住环境得很干净整洁,有的甚至还要求每一件物品都要放在特定的位置上,或者都得按照自己的习惯摆放,吃穿用度的品质都得符合自己的标准,衣服必须按照颜色和款式分类……
有记者写过,唐鹤德的同学说他读书时穿白衣白裤白鞋打球,打到汗流狭背,也不会有半点污渍。还有,据志摩千岁所说,2001年,张国荣去日本开签售会,唐鹤德照例整理Fans的来信。他一丝不苟地把每一封信都从距边缘两毫米的地方用剪刀剪开一个整齐的开口,从中拿出信纸,将折痕抚平并把信展开一张一张地摞好,以便张国荣拿起来就能看,而有附带寄来签名用的明信片和回信用的信封则被放到另一组,放在了一个空的点心盒子里。在一旁的志摩过去帮他,唐鹤德看她做得太粗糙,不时地对指点着“不能这样,应该是这样的”,“哦,那个要放在这边”等等,不禁令志摩千岁有些不耐烦,干脆放弃帮忙。
尤其,张国荣还具备艺术家的敏感,这么两个自我意识强的牛人到了异国他乡,开始实实在在地面对各种生活琐事!如果没有真爱,只是搭伙过日子的话,恐怕架都能打起来。
幸好,张唐经过多年交往,真爱早已建立,而且对彼此有足够的了解,深度连接的姻缘线也已成长得足够粗大、坚固,不易断裂,这些感情基础让他们克服了困难,他们互相理解、彼此包容,一起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终于,平稳度过了婚后磨合期。
经历过婚后磨合期考验的张唐,再回到香港,就成了是朋友眼中的模范夫夫,让人羡慕不已!
恋爱只需要爱情,而婚姻必须得适合。磨合不是只有一个人的退让,是两个人都在付出。比如知道唐鹤德讨厌烟味,张国荣在加拿大的家中时,就不在室内吸烟。在香港时,张国荣也不在自己家里抽,而是会去邻居刘嘉玲家抽。
两个人关系的建立,需要不断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磨合期,如果没有爱,那么每一次磨合都是一次新的煎熬。后人看前人的故事,难免会希望从中学到点什么来对自己的生活提供一些参考。而张唐感情的发展,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的爱情观。
反观现在一些奇怪的婚姻状况,比如相亲,让两个不熟悉的人见过几次面就贸然进入婚姻。不少老一辈认为恋爱、婚姻应抓紧进行,关键要解决未婚这样的实际问题,没有必要花许多时间去谈情说爱,于是不断催婚。由于相识时间短暂,感情培养不够,对彼此的习惯、性格、观念、人品缺乏深入了解,婚后矛盾不断出现,才意识到对对方的某些方面实在不满意,缺乏爱情基础的忍耐和退让,其中煎熬也只有当事人明了。
落实到生活中的磨合期确实很难,如果只是凑合过日子而没有爱的两人,在磨合期很容易熬不过去。熬不过去了倒也不一定分开,有些会退回浅层关系。甚至可以说,退回并一直保持在浅层关系里的人很多,日子倒也能过下去,只不过幸福感方面多少有所欠缺。有爱的深度关系,是两个人一起奋斗;无爱的浅层关系,是各自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一生短暂,未必人人都有机缘建立真实的深度关系,所以才说真爱难得。所以,世人总是艳羡张唐这样的感情,在二十年后依旧打动你我。
当生活恢复了应有的平衡之后,外部压力消失,张唐就像平常的夫妻一样,磨合期主要是对生活的独立支配和协调一致的矛盾。但是有爱的两人,让这种实实在在的生活矛盾都化成感情更加牢固的基石,幸福感指数很高。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不少人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就算是自由恋爱中培育出的感情,许多都被实在的生活消磨得面目全非了。因为生活的实在与热恋的浪漫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不去磨合这个距离,爱情难于延续。爱情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便成了两人在共同处理日常琐事中,一起面对摩擦,最终把摩擦矛盾处理得有条不紊,从中获得别样的生活乐趣,最难得的是,在共同处理生活琐事的过程中,对彼此的了解、理解、信任也会更深一层,感情自然随之更深厚。这个过程让他们恋爱中的感情在实在的生活中沉淀、升华。
把重心回归到生活中的这个阶段对张国荣的艺术生涯至关重要,高质量的生活和爱情往往对事业也会有积极推动作用,更何况作为演员本就需要立足于生活,需要有接地气的人生体验。如果只停留在高高在上的偶像明星阶段,张国荣很难有后面的艺术高度。正是这段实实在在的人生体验,这段有了家的放松舒适,让他的灵魂更加舒展。这才有了复出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整个人都轻松、舒服了,完全没有压力,看上去近乎于异常的开心和心满意足,还有说张国荣现在很随和,与人总是有说有笑,非常平易近人,与两年前的高不可攀真是判若两人。回归生活本身,对表演有着极大帮助。
这样的生活还治好了他手抖的毛病。曾经,在宣布张国荣告别演唱会的那场记者会结束后,张国荣在后台和陈少宝聊天。
他说:“掀开丝巾的时候,你看到我的手在抖吗?”
陈少宝虽然也很不舍,但还是以嬉笑带过,说:“你平常就连喝咖啡也会手抖啊!”
他手抖的毛病到加拿大之后,没有了高压的工作,自然地好了。这期间,他和唐鹤德过得很甜蜜,就连在加拿大巧遇他们的温碧霞在多年后回想起来都艳羡不已。
1990年,还发生一件对张国荣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六姐去世。
不由得再次感慨,回望张国荣的人生,真的好似情节紧凑设置的剧本。在张国荣孤独的成长过程中,六姐起了很重要的陪伴作用。他89年去加拿大,在加拿大感受到了家的感觉,六姐就在这一年仙逝,如同完成使命一般。
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唐鹤德和张国荣各自献祭了自己的事业,双向奔赴后建立了一个家,给了张国荣足够安全感,那么六姐的离去对张国荣将是多大的打击?
在加拿大的日子里,张国荣深居简出。
“香港是个功利社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