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泽被天下 >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瑜从容不迫,缓缓说道:“高将军,请您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到时,我们安排人拿着一份分粮赈灾公文,直接让人把太仓粮库的粮食分发给普通百姓,毕竟以哀劳现在的状况,多的是吃不起饭的贫苦百姓。我们这样做,就是想提前让哀劳的百姓感受到我们大晟女帝的恩泽,体验一下我们大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听完李瑜的话,高伯雷默不作声,显然是认同了李瑜的计策。

“那好,如无异议,今晚咱们就做好准备,明日分头行动。”李瑜敲定了计划。

王若琴轻轻地将灵鹫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轻声嘱咐道:“明天,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灵鹫轻轻点了点头,回应道:“明日我不在小姐身边,也请小姐多加小心,莫要逞能!”

“我何时逞能了?”王若琴微微嘟起嘴巴,脸上闪过一丝女儿娇憨。

灵鹫含笑望着她不语。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王若琴终于妥协,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笑意。

政变当日,当李瑜、高伯雷、灵鹫三人进入朝堂之时,王若琴已经悄然回到了太仓令府内,她径直走向关桑怡所在的房间。

“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灵鹫呢?”关桑怡低声询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王若琴神情略显惆怅:“我有事让她去办,她暂时不会回来了。”说着,她迅速地转向关桑怡,面容严肃起来,凑近她的耳边低声道:“你那……”

关桑怡听后,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知道了,我马上就去。”说完,便匆匆离去。

王若琴转身去了太仓令母亲居住的安康堂,果然金自秋正陪着老母亲一起用早膳。

“义母,兄长,我来迟了。”王若琴先向屋内众人赔罪。“昨日收到老家来信,扰得我不得安眠。故而来迟,望勿见怪。”

金母微笑着宽慰道:“孩子,无妨无妨,快进来吧。我们家并非那些讲究繁文缛节的豪门大族,我向来都不强求他们的晨昏定省的,你兄长啊,是一直放心不下我的身体才每日过来的。”金母对于这个带来关大夫,缓解了自己多年顽疾的义女很是喜爱,并不责怪她。

屋内陈设雅致,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小菜和热腾腾的粥品。金母的身边摆着一只小巧的茶壶,散发着袅袅的热气,而桌上摆放着诸多适合老人食用的吃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义妹,”金自秋也笑着招呼道,“快来,先坐下,你老家来信可是有什么大事?”

王若琴满脸愁容地说道:“要不是有兄长庇护,恐怕我也像其他商人一样,要么提前离去归家,要么被官府请去,勒索一笔家财。家中来信担心我的安危,说前线战事越发激烈。”说到这,她看了看外面,声音压低了一些:“义母,兄长,你们可有什么打算吗?”

见她提起战事,金母闻声焦急追问道:“怎么外面的形势很不好吗?”

金自秋眉头微蹙,他显然已经知道前线的情况不容乐观,但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还是尽量保持镇定安抚母亲,“母亲,别担心,我们身处都城,应该不会受到波及的。”

见金母如此反应,王若琴意识到这名义上的义兄可能并没有和母亲详谈外面已经如火如荼的战事。她歉意地望向一旁眉头微蹙的金自秋,“对、对,是我多虑了,义母、兄长别见怪,我一个妇道人家胆子小,见识短。”王若琴连忙陪着兄长一起安慰老人家。

“你一个走南闯北把生意做得如此大的人,怎么可能胆小见浅,你们不要再宽慰我了,把实情告诉我,好让我安心。”老夫人显然不愿意听这些虚言。

“是这样的,母亲,高将军和大皇子已经前往边关作战了,高将军骁勇善战,一定可以守住的。”金自秋安慰道。

“如此吗?”金母半信半疑地问道。

“当然、当然。”金自秋在一旁应声道,老夫人听到此话心绪稍稍缓解了一些。

宽慰了金母一番后,王若琴起身告退,“义母,兄长,我先告退了。”说完,她向两人微微行礼,转身离开了安康堂。

她离开不久,关桑怡就端着参汤来了,“老夫人,主子特意嘱咐我送来的人参汤,说是给您和大人补一补身体。”

金母闻言,心中暖意融融,“真是个贴心的好孩子。”

关桑怡端着一个精致的托盘进入房内,上面放着两只小巧的瓷碗,碗中盛着热气腾腾的人参汤,香气扑鼻。她将两碗人参汤分别放在二人面前,恭敬地退后一步。“老夫人,这是上好的野山参熬制而成的滋补汤,能强身健体,益气养神,最适合冬日饮用。”

金自秋轻声细语地对母亲说:“如此,母亲,我这一碗您也一并喝了吧。”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面前的那一碗汤药递到了母亲面前,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关怀。

关桑怡见状连忙劝阻:“大人,这可不行。这本就是大补之物,以老夫人现在的身体状况来看,喝一碗即可,再多就太过了,反而虚不受补。”

金母闻言微微一笑,温柔地说道:“儿啊,为娘知道你孝顺,但是关大夫说得对,这汤药,你也喝一点吧,毕竟你也需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她的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切,“你身体好了,为娘才放心。”

关桑怡在一旁赞许道:“老夫人和大人真是一片母慈子孝。”话语之中带着几分由衷的敬佩。

金母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接过碗来,慢慢地品尝着那碗药汁。等侍候母亲喝完之后,金自秋才端起眼前自己这碗一饮而尽。

“老夫人,我来给你按摩一下吧,有助您舒缓心神,吸收药力。”关桑怡提议道,她的话语中充满了专业与体贴。

“好。”金母欣然同意,金自秋和关桑怡扶着她躺在了床上。关桑怡的手法娴熟,轻轻地按压着金母的穴位,帮助她放松身心。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安宁与和谐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母在关桑怡的按摩下渐渐进入梦乡。而坐在一旁的金自秋,看着母亲安然入睡后,也逐渐感到困意袭来,不久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关桑怡给金自秋披上了棉被保暖,随后轻声出门,对着侍候的仆人说道:“老夫人睡下了,大人不放心守在一旁,无事你们就安静些,莫要扰了老夫人睡眠,小心大人怪罪。”

“是。”众人闻言悄声应是,他们皆知大人孝顺,如果不小心扰了老夫人,肯定必受重罚。

关桑怡转身离开安康堂,向等在院中的王若琴点头示意一切顺利。

见一切妥当,王若琴对着管家说道:“矿山出了点急事,需我去处理一下,如果义母兄长问起,你同他们回禀一下。”说完就带着关桑怡如同平时一般出了太仓府。

之后,过来不久,街上就传出太仓粮库开始发放赈灾粮的消息。消息迅速扩散开来,不久,太仓粮库的大门前便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中,男女老少各色人等,有的身着破旧的棉袍,抵御着初秋的寒意;有的只穿着单薄的布衣,显得格外单薄。然而,无论是谁,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一丝希望,这份希望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饥寒交迫的心灵。

头发花白的李老汉含泪说道:“太好了,朝廷终于发粮赈灾了!”

瘦弱的男孩紧紧的牵着父亲的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问道:“爹,我们今天能吃一顿饱饭了吗?”

那身形佝偻的男子低头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嗯。”

“那我们能不能把姐姐赎回来?我听村头的二狗说,杏花楼不是什么好地方。”那男童接着问道。

那男子脸色一变,身体越发佝偻,沉默片刻后,他低声说道:“这事……等咱们先拿到粮食再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其他的事情以后慢慢想办法。”

瘦弱的男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爹说得对。”

不过半日,等金自秋母子从睡梦中醒来,哀劳已经换了天地,不仅太仓粮库里的粮食被派发的一粒不剩,更可怕的是皇上驾崩,皇宫被高将军的人控制,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已经写了降书了。而他认得义妹已经踪迹全无,他心中明白,自己可能被算计了,但是现在事成定局,再懊恼纠缠也无大用,他和母亲私下商议了此事,对府内众人下了禁口令,不许别人再提起关于这个义妹的任何信息,当做此人从未出现,一番掩耳盗铃的举动让他自己心中好受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