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韵一大早就穿梭在大街小巷,她租住的这间房子在服装厂附近。
或者说,这片地区附近有很多厂,服装厂只是其中之一。
她这一番,是为了摸摸周围的情况。在她们有能力彻底在这座城市安家以前,不出意外,这地要待上很久。
宋明韵为自己想到的出路有两条,一是继续像在老家一样,买进卖出。不一样的地方是在这座城市不缺少竞争对手,这条她还在犹豫。
二是当二手贩子,向到这座城市寻求生机的个体户们售卖商品。目标客户就是所有类似以前的她情况的人!她比较倾向于这条。
她相当幸运,趁上了宋明震的东风。服装厂一直对她留有优待。她先前一次进一周的货品,讲真的,货量真的不多,可是陈钧给她的价格比起正儿八经的散客价格低上许多。
虽说服装厂肯定没亏本就是了。
宋明韵要走二手贩子的路,必定还是要找上服装厂的,现如今,她在这座城市的人脉,也就这么点了。
要说找上门的不好意思,那也是有的,因为麻烦别人太多次而产生的。
宋明韵想起来以前看到的一句话,说“成年人的世界里,都需要一种不要脸的勇敢”。
她还没到认为面子一文不值的阶段,只是偶尔会觉着脸皮厚甚至算的上一个优点。
在滚刀肉的世界里,他们大多数时间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是吗?在意不过来啊。
宋明韵知道,受到来自陈钧的照顾,是因为她哥宋明震的面子。据上次的观察,宋明震跟服装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是什么,她还不好断言。
宋明韵很快说服自己,借哥哥的面子这算什么占便宜,咳,她钱还是照给的嘛!
只是赚的少而已。这么一想,宋明韵就变得理直气壮了。
她找了个电话亭,打电话给宋明震。
话虽如此,但还是要先知会一声,让人家从陈钧那儿得知消息……亲哥也遭不住这么使面子。
大家熟,这不是没有礼节的原因。
过了很久,电话那头传来亲切的乡音,宋明韵讲明了宋明震的地址。
又过上一会,才听到熟悉的声音,“喂?”宋明震还是有点疑惑的,他跟陈钧有另外的联系方式,还真是想不到这个时候谁会联系他。
听到对面说话,宋明震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明韵啊。
电话那头,宋明韵讲明来意,她压根没有想被拒绝的可能性。
果真,宋明震干脆地应下。这个时候,宋明韵内心还生出几分不好意思。
又沾上表哥的光了。
宋明韵问的是,想在服装厂做二手贩子,可能要沾沾对方在陈钧那边的光了。她在询问的时候专门避开了宋明震跟服装厂的关系。
她想着,对方没说就代表着不想让别人知道。
没想到,宋明震反而在电话里直截了当的说了。那一瞬间,宋明韵的瞳孔睁大,很是惊讶,她还打算一直不吭不响,当不知道,以为这是个秘密呢。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自己在别的地方有一家自己的工厂,欣欣向荣,运行良好,还不是那种半死不活的,她也不说。
宋明震说这个厂子是他跟另外一个朋友合办的时候,语气还有点无奈。他说让她放心拿,虽说亲兄弟,明算账。但是他会跟厂子里说不管数量,统统都按最大的优惠来。
宋明韵心里一暖,她不需要宋明震赔本,但是宋明震愿意给最大的优惠,还是让她心里很熨帖。
出来电话亭,宋明韵靠路边走着。
她这两天的重点就是观察家附近的这些地区,以及一些搞批发的地方。前者是为了赵舒的吃食生意。赵舒经历过手里有钱的日子,瞧着就是不想再回到以前日子的。
后者就是为了自己
她得把家里人一个一个安置了。与此同时,她的生意也得做起来,坐吃山空是万万不行的。
等看好了地方,宋明韵就到厂里订货。
像宋明震跟人合办的这个服装厂,目标群体不是散客,走的都是大单。
夏世敏就是厂里搞销售的这批人。夏世敏会做人,待人处事都让采购者很舒适,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来这类人。她的销售单也是厂里数一数二的。上个月夏世敏还跟她说这个月业绩是销售科第一,提成拿的她心花怒放。
宋明韵想,夏世敏这种人活该她发财。
能跟夏世敏成为朋友,也是她的幸运吧。
不知不觉间,宋明韵走到了居民区。她一愣,刚想离开,却听见前方爆发出来巨大的咒骂声。
她转身的脚步声停下来,忍不住被吸引。
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女人对着面前一个年轻女孩指指点点,宋明韵听不懂妇女在说些什么。
只看到女孩说了点什么,然后女人的动作幅度更大,双眼充斥着火苗,本来手里拿着一根葱,这会上前一步,就揪住了女孩的衣领。
宋明韵也上前,本来是希望双方不要冲动,口头攻击就不要上升到打架了。
下一秒,宋明韵定住了,只见她以为弱势的女孩,手一动,也不知道她怎么操作的,瞬间拜托对方的挟制。
她上前劝架的脚步顿住,双方看着都不是等闲之辈。
那么问题来了,这八卦她还要听吗?
不等她做出决定,两人就散场了。看着表情,明显是女孩更胜一筹,中年妇女像是气急,却又拿对方没有办法。
也是这会,宋明韵看到了转过身的女孩正脸。
这是她上次见过的人!就当时在中玉街撞到的那个人,没想到两个人还挺有缘分,这不就是又碰到了。
宋明韵无心窥探别人的隐私,对面的人却是也认出来她是谁了。
对方一挑眉,似笑非笑。把手里的书又装回到手提包里。
而宋明韵心虚于自己看了对方一场热闹,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跟对方打了个招呼,“你好啊,融锦,好巧,哈哈哈。”虽说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是打招呼的话语说出去以后,单方面地,宋明韵觉着气氛好了不少。
在对方准确无误且毫不迟疑地叫出她的名字后,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好到了极点。宋明韵能记住对方的名字,完全归功于,她有一个专记人际信息的本子。有关于鹏城这个地区她所认识的人,就那么几个,她昨天才刚刚复习过。
对方能记住她的名字,她就很惊讶了,更别提对方似乎并没有犹豫。这是一件她蛮好奇的事,谁会莫名其妙地记住一个一面之缘的陌生人的名字呢。
“我纯粹就是记性好。”
宋明韵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间她竟然问出来了。
宋明韵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到两个一起坐下来吃下午茶的。两个人走进一个下午茶店,并且点了单。她把这样的行为归结于两个人投缘。
绝对不是她想听八卦!宋明韵点了两份甜点,还有两杯饮品,慢慢悠悠地坐在那儿消磨时间。
这自然不在她最初的计划里。她预料着这两天不说是忙的昏天昏地,也绝对算得上无时无刻都在做事情的。
既来之则安之,宋明韵对计划被打破,表现得相当无所谓。
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起来的,两个人的话题慢慢歪倒了最近遇到的困难上。
宋明韵讲自己刚刚搬家到这边,很多事情都没有落实。
融锦说本来是想接个家教,却没想到败在了试课这一环节。今天的经历她最近应该都提不起来家教的心思了。
聊着聊着,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一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双方之间的一种隔阂感似乎消失了。
宋明韵慢慢拼凑出来一个这样的形象,大二在读的数学系学生,成绩不上不下,很有主见,学过武术。暂时不清楚对方的家庭是什么情况。但是两个人的相处也没比必要聊这么深。
这段时间,双方还是聊的很开心的。中间借着尿遁宋明韵先付了账。融锦还是个学生,她好歹算是个社会人士。
相处这么愉快,下午茶这点钱她请了就是。
跟对方分道扬镳后,宋明韵回程。
她准备到专门摆摊子的地方看看,这种地方兴许更适合赵舒。这里毕竟不是家那边,大家都认识,没有谁真的敢做得过分,就算是找事也不敢过分。
这边鱼龙混杂,多少人都是暂时在这片地区游荡,真的让赵舒每天都自己出门在外,她也放心不下。
不如找个有保障的地方。人流量大,交个租金倒是不要紧,宋明韵还是很相信赵舒的手艺的……吧?
好吧,她承认,她拿不准这边的人会不会喜欢这种口味。
为什么很多美食都是地域性美食,她猜想除了有交通不便的问题,口味差异应该也是原因之一。
赵舒的顾客要是本地人,那么必然是要花时间去修改的,而要是针对出门在外的老乡,那就不必改动,越原滋原味越受欢迎。
她跟赵舒商量这个问题的时候,赵舒开始还有点扭捏,她笑着说,“跟我还客气啥呢,有啥说啥就行。”
“两手抓,行不行?”
宋明韵抬头看赵舒,不亏是你,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好志向。
这段暂且表住不谈。
宋明韵来到一条新开的市场。由于是刚开不久,市场入住的商家还不多,但是从店铺的装修,能看出来承包人野心不小。
市场出租两种位置,一种是店铺,还有一种是店铺前的摊子。宋明韵可以想象,等这里人多起来的景象。来逛街的人遇到吃食摊子,一定是手上满满,嘴上不停的。
这附近,有相当多的房地产项目,做完要花上好一段时间,包工头跟手底下的一帮人,怕是会成为前期的人流量来源。
宋明韵到市场管理处打听了一下现如今的出租价格,一个月五块。不算贵也不算便宜,宋明韵还是替赵舒定下了一处地。
早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挑地方,宋明韵毫不犹豫地定下了离市场门口五六十米的地方。
如果前期,周围的人根本没有逛街心思的话,这个地方再好不过了,方便直接来找,如果有人逛街就更好了,还能接受一部分逛街的顾客。
了却一桩心事,宋明韵开始着手冰糖跟荔枝上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