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将地图往面前一放,重重叹了一口气:“这昆仑山我也待了三个月了,山里山外都走过,还是未见仙人踪迹……”
她在这昆仑山三月,风餐露宿,吃的是硬巴巴的干粮,睡得是树枝上,可谓是苦不堪言。
地图是她从老陈师父那里继承来的,上面只有三种标注,他去过且确认无仙的地方,去过但不确定到底有没有仙的地方,听闻有仙但没去过的地方。
万里得到这张地图后,就一直在探索老陈听闻有仙但是没有去过的地方,结果嘛,自然是一无所获。
她抬头看了看了看天,又挠了挠头,小声嘟囔着:“这地图上大部分标注有仙的地方我都去过了,但是连个仙人影子都没见过……总不能是老陈去过的地方也可能有仙,他没有这么不靠谱吧?或者可能是因为他没有仙缘?所以到了地方也不得仙法?”
虽说这个想法有些对不起老陈师父,可以说得上是忤逆不孝,但是万里是真的有这个想法,想着想着,她又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这是她第一任师父老猎户给她留下的东西,当时的老猎户已经病得糊涂了,一会说这上面有仙人踪迹,一会说这是成仙之书,一会又说这是他传家宝,一会又说这是打猎时从熊肚子里掏来的……总之说法一直在变。
这册子万里看不懂,她认过字,还将上面的文字描出来给那些她遇到过的读书人看,但是都无人识得,因此万里觉得这肯定是仙人文字!
不过上面倒是有很好理解的图画动作,她学着上面的动作练,虽然好似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她总觉得自己变得不一般了。
万里前些天和一位成名已久的江湖高手比试过,两人有来有往,甚至她还隐隐占着上风,要知道,她正式接触武学也才没几年,居然就能赶上习武数十年的老前辈了,看来她果真是个天才,成仙有望啊!
所以她心里暗暗猜测,这本册子说不准真是成仙之书,只是不理解其上文字的意义,所以她的进度缓慢,感觉不出明显的变化。
万里对着地图和册子发了好一会呆,最后还是又将它们卷起来收回怀里,一拍大腿站起身做了决定:“罢了,不纠结这么多了!北边最后还有一处天极山,先去这边,然后再去东海蓬莱看看,这两处都没没有,我就再去走老陈的老路。”
她背着自己的简易包袱就下了山,没成想刚出山却碰到了一行拖家带口从北边来貌似打算迁移的百姓,看着仿佛是一个村子的。
万里有些好奇和不解,此处虽气候严寒但是可称一声塞上江南,气候宜人,粮产颇丰,怎么还会发生百姓迁移?
要知道在这交通不便的时候,除非遇到大灾祸,不然百姓可不会轻易背井离乡。
她走上前去,十分有分寸地隔着一段距离就出声询问:“各位,你们这是往哪去啊?可是此地遭逢什么灾祸?我在这山中久居,已有很久不与外界交流,故有此一问。”
为首的老汉精神矍铄,面上却带着愁容,看出她并无恶意,于是开口解释道:“非是天灾,而是人祸啊!听说边疆已破,蛮子就要打来了,我们实在是迫不得已,这才背井离乡打算去南方求生活!”
万里一时被震惊住了:“边疆已破?什么时候起得战事?”
“听说是两月前吧,具体的我等也不知道,这会还是因着咱们县令是个善心的好官,跑之前也通知了我们。”
万里沉默,正常县令不应该组织抗敌等待援军吗?怎么会先弃城而逃?这还能叫好官?
不过看着形容凄苦的百姓们,这样的想法也难免有几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毕竟对这些百姓来说,保住性命就是头等大事,能让他们有活命机会自然也就是好官了。
老汉向她拱拱手:“我看姑娘也不像寻常人,只是一人遇上那些蛮子也是讨不了好,老汉劝你还是赶紧离开此地。我们还急着赶路,就先走了。”
万里也拱手回礼:“多谢老人家的提醒,只是我有要事非去北边不可,您放心,我路上一定会注意的。”
站在路边目送着这支迷茫又疲惫的队伍离去,万里打算先去附近的县城看看情况。
一到县城,万里就蹙起了眉头,三个月前她来这里买上山吃用时,这里还是一座极具烟火气息的小城,现在却几乎只剩一些行将就木的麻木老人。
不需再去询问那些老人,万里已经明悟刚刚那行人说得肯定是真的了,兵祸要来了。
正这么想着,万里却又看见几个行色匆匆的年轻道士,背着包袱看着正是在赶路的样子。
万里看见他们的同时自是也被对方注意到了,只见那几人突然有一人神色惊喜,随后与左右说了句话,几人神色一齐变得明显了欢快,随后都朝万里走来。
为首之人隔远就朝她拱手:“敢问可是万里万大侠当面?”
万里放下了一大半的警惕心,随着“威名”远扬,她的面容也渐渐地被许多人知晓,像这样隔老远就能认出来她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毕竟她几乎没怎么改变过装扮。
万里回了个礼:“正是,敢问几位道长这是要去何处?”
“我们住持已经领着上一辈的师兄们先去战场了,我们是第二批,还剩些年纪小的守着道观。”
明明是要去赴死的事,他说得却如此轻描淡写,其余几人也是,面容平静,看不出丝毫害怕。
一个看起来年纪与她相仿的小道士明显性子活泼些,以仰慕的眼神看着她:“万大侠,没想到我还能见到真人!可真是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一见就知不是凡人!”
其余道士都笑起来:“是极,是极。”“师弟说了我想说的。”“我们这些人都仰慕万大侠的风姿,今儿得见也算了却一桩憾事了。”
还是为首较为年长的道士最庄重,他无奈一笑:“大侠惩恶扬善的狭义名声已传遍天下,我们道观都很钦佩。不知大侠怎么到了此处?是要又去昆仑山寻仙?”
万里有些羞赧,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看来是全天下都知道我在寻仙了,没错,不过我已经在昆仑山上寻了三月了,实在没找着这才下山来。”
道士们先是会心一笑,然后叽叽喳喳地安慰她:“我们以前也去过昆仑山想找仙人呢!”“对啊,可惜我们也没找到。”“害,谁不想成仙呢,只是大家都是想想。”“是啊,像大侠你这样会付出行动持之以恒坚持的真的很少见,也很让人佩服。”
年长道士咳了两声:“咳咳,行了,别七嘴八舌的扰了万大侠清净,看万大侠应该也是要赶路的,别误了人家的行程。”
万里摇头:“无事,我没啥要紧事,也是刚从昆仑山上下来,听见边疆被破的消息,想来看一看。”
说到此事,众人本来轻松的面容变得正经,年长道士道:“原来如此,不过我劝大侠还是先往南下避避,虽说梁将军在前面临时建筑了一道防线,还广募兵卒,但是能不能守住也未可知。”
“往南走两百里,看见一座形似凤凰的山,我们的道观就在上面,素闻万大侠寻仙时还喜欢收集道经,可以去咱们道观里带走看中的经书,毕竟之后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由大侠带走说不定还能传下去。”
他说不知道能不能守住防线,劝她走,自己却要和这些年轻的师弟们逆流而上。
万里心中百感交集,最后做出了决定,她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那我可能要拂了您的好意了,我也打算前往前线,接下来就麻烦各位捎我一程了。”】
没人想到万里会上战场,姜鹤在一开始进行任务剖析时也有些不解,一心只想寻仙的万里为何会决定上战场?
对国家的热爱?不,她并没有一颗热忱的报国之心,更何况她杀过那么多贪官,早已对如今的朝廷失望。
救百姓与水火之中?万里从来没有视自己为救世主过,一路上惩恶扬善更多的是随心而动,快意恩仇,不忍百姓受苦只会是一小部分的理由。
那么是什么促使了她这个一心只想成仙的人做出上战场的决定呢?要知道战火无情,一不小心可是会失去性命的。
姜鹤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剧本,将自己完全代入进万里的角色,琢磨她当时的心境。
为何她这么肯定自己能寻到仙人呢?是什么给了她自信她一定能寻到?而不是如老陈那样几十年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老猎户处得到的“仙书”,学武时异于常人的进步速度,如今可射石饮羽的武功,她切实地相信她就是那个不同之人,
也因着一直寻仙未果,她生出了几分焦躁之心,再加上那一份对自我的极度肯定,叫她想在战场上试一试自己是否能够颠乾倒坤。
通俗点来说,她更想通过此行来试试自己是否是天选之人,亦是想通过突破自己来寻求一个成仙的契机。
只是战火无情并不是一句空话,哪怕她武功再高也是人,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也终究逃不过生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