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古人也要穿越吗? > 第22章 棉线

第22章 棉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番体验下来,澡堂的存在就这么愉快的被众人接受了,此后,部落的其她人简直是爱上了洗澡,清清爽爽的身体,这感觉不要太棒!

更有甚者去问禾苗她还有没有多余的猪胰皂,她想用兽皮来交换。可惜上次疣猪的胰脏已经用完了,禾苗那也没有多的猪胰皂。

事实证明,没有猪胰皂,这群刚刚爱上沐浴洗澡的人,为了丰富洗澡的内容,什么事都可以干出来。

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疯狂的尝试着一切可以与沐浴相搭配的东西。诸如艾叶,青蒿,草木灰水等具有杀菌去污的物品。

草木灰掺着热水可以用来洁净发丝,艾叶、青蒿则是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功效。就连禾苗都被她们推荐了不少东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秋雨绵绵后,便会更添一份秋意。

雨淅沥沥的下着,这雨里奔跑的人可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没有言语的交流,眼神流转之间,几个人便护着怀中被裹好的棉花跑回屋内。

渡这几日一直带着纺织队的几人日出晒棉花,日落收棉花。未曾想到天公不作美,这秋雨,说下就下。所幸棉花收回得及时,被淋湿的只有外层几个,在火堆上烘干即可。

为了更好的让纺织队在之后开展工作,饭堂的不远处,一座全新的小木屋拔地而起。织室的面积十分大,其内部构造主要分为两部分:负责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的供应机房 ,用于织物生产的倭缎机房 。

干燥的棉花被归置于供应机房中,而八人的接下来任务便是将棉花纺织成棉线。

几人捏着鼻子喝下那气味甚怪的姜汤把体内的寒气去除,把已经湿了的兽皮衣换掉,歇息片刻后,八人的工作将继续开展。

得益于硕,云,禾苗三人在这几日的努力,制作出了八个纺线车和弹棉花弦弓。

铮铮铮铮——铮铮铮铮——

一张大桌子上,棉花铺满了整个桌面,八人围在桌边,用一根硬木拨弄着弓弦。弓弦抖动打在棉花上,块状的棉花被打散,更加蓬松。

若此时用木饼将蓬松的棉花压实,再缠上几层棉线,一床暖和的大棉被便做好了。

蓬松的棉花扯出一块,细细的压成均匀的薄片,擀搓成卷,置于一旁的簸箕里。

其数量之多,让九人从天明干至天黑。织室里未安置油灯,太阳落山时,屋子里只剩下昏暗一片。

渡活动了下僵硬的身子,让八人都回去休息。走出木屋时,室内室外的场景明暗度让渡的眼睛有些刺痛感,揉了揉眼睛,缓了会儿,渡便走了回去。

路上,渡碰到要去饭堂的藤,每次见到藤这个孩子,她总是活力十足。

“渡姨!一起去饭堂吗?”藤看见渡的身影,跑了过来,对她发出了邀请。

“不了,我回家吃。”渡拒绝了藤的邀请,微微笑道:“家里有人等我。”

藤:………

原本只能被称之为住所的地方,如今也可以被称之为家。

屋子里不是很亮,摇曳的烛火倒映出光影,有人在等她回家。

“我回来了。”一如既往的问候,渡一进门便开口说道。

羽将几碟菜摆放好,起身回抱着渡。

羽的手艺没有渡的好,但渡总是觉得羽做出来的味道有一种十分让人安心的味道。

秋意渐凉,能在自然的选拔中存活下来的人,身体素质自是更好,除了禾苗。

眼看着天气温度一天比一天低,但岩土部落里,哪怕是身体最为虚弱的渡都还着漏胳膊露腿的短款兽皮衣,禾苗看着就觉得冷。

为了防止自己得风寒,禾苗开始打算着手准备降温时的物品。

首先便是保暖的衣物,由于棉花的量有限,用来做棉衣不是非常划算,兽皮是禾苗最好的选择。待来年开春将棉花种下,最起码秋日收获时,可以给部落的每户人弹上一床舒适的棉被。

衣物一事于禾苗而言不算什么大问题,部落里最好的裁缝就是渡,渡那里早已备好了禾苗尺寸的冬季衣物。

其次便是取暖,整个岩土部落冬季柴火的消耗可不算少。且烧柴的话,屋中也不一定有地方放置那么多的量。

炭窑——禾苗的心中一下就想到了这件事。

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比柴火更加多,也更为温和,唯一要考虑到的地方就是在烧炭时,室内要留缝通风,不然容易中毒。

禾苗思索着炭窑的构造,拿着炭笔在地面上图图画画。

这边,渡的教学来到了第二阶段——纺棉线。

先用手从棉花卷的一头捻出一缕细丝,牵引至纺线车前的固定好的锭子上,一手拿着中空的棉花卷,一手匀速的摇这纺线车,棉花中成线的纤维被拉扯出,缠绕在锭子上。

一圈又一圈,纺线车轮转间的吱呀声早已沦为了背景音乐,众人的目光皆落在渡手上的动作。

看似十分简单利落,待众人上手时,要么速度太快,易导致棉线断裂,要么就是捻线头的时候,线头太粗,导致纺线车没转几下整个棉花卷就已经空了。

而关于纺织队的考核也在悄然开始。

纺织队的选拔在照常进行,而岩土部落的伐木大业又将开始。

炭窑的构造十分的简单,只需往斜下方挖出一个洞,洞内成四方形,底部边缘开槽,让柴火里的水分可以流入水槽而不影响煤炭的烧制。

一面墙底部开烟筒,让木头烧成煤炭时产生的气体从底部的烟筒出去,在与之对应的一面墙壁上方开一拳头大小的洞口,连接进火口。

只需将柴码放好,封住洞口,在进火口处烧火,烧上三到四天,这炭就烧好了。

炭窑的空间不是很大,一次只能出几十斤炭,故而在原本烧制石灰石土窑的附近,几个炭窑被挖好了。

云领着空闲的人,在山上又开始吭哧吭哧的砍树。

木头被削砍成了合适的长度,一人在炭窑内,一人在炭窑外,一个负责递送,另一个负责排列。

火焰升起的一瞬间,炭窑开始了它的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