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得学会付出啊,不付出怎么能有收获呢?” 苏青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会接话了,只轻声回答了句:“好的张总,我一定加倍努力,”又补充了一句,“谢谢您的鼓励。”,眼睛看向陈姐方向,“也谢谢陈姐的鼓励。”
怎么又就被拿话点了呢,束手无措。
苏青偷偷的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小小的斗鸡眼眯缝着,脸上挂着一丝苏青看不透的微笑,一件灰色她叫不出名字的POLO衫搭配浅蓝色的牛仔裤,牛仔裤上沾了一些装修用的白色涂料。
这个男人是苏青的老板,他是苏青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二个老板。
苏青觉得老板眼中的她:一无是处。
苏青是他的预算员,苏青来这家公司44天了。今天是四月14日,明天就要发工资了。工资制度是押15天再发的,比如本月15日发上月1日到30日的;下月15日发本月的。
他昨天提醒苏青的是:“发了第一笔工资记得请大家吃饭啊。”
这是一家装修公司,主要承接各种的室内装修,比如售楼处、办公室、店铺。苏青的工作就是做这些装修工程的预算,还兼职办公室文员,跑腿打杂等各种工作。来这里上班的这四十四天里,苏青主要是和一位姐姐一起做南池子附近一个办公楼的室内改造投标预算,由于项目是保密工程,他们就一直简称为说:南池子投标。今天距离投标截止日期还有一周。
这位姐姐姓陈,年龄大约四十岁,江苏人,她有时候爱聊天,有时候又很沉默,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自打来上班,苏青跟着陈姐学了很多书本上不曾有的东西,毕竟苏青是个初入职场的小白。
这家公司只有三位员工,张总、陈姐、苏青。当然张总说过,其他的员工都在现场带项目,一般不来办公室。
苏青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其他的同事。
苏青坐在办公桌前,依然在根据陈姐的指令工作着,反复的调整,她已经做了各种版本的投标预算了。比如昨天是要总投资在280万,今天要调整到275万,而前天是需要做到281万……她已经做了无数个版本了。这不是陈姐故意刁难苏青,是张总的意见;而张总的意见呢,主要来自于同业主的电话通话。这个业主,就是张总口中的“关系”,张总说是他的战友。
苏青知道,张总又去同战友打电话了,张总同战友的通话是背着苏青和陈姐的。苏青偶尔一次听到过,苏青当时虽然能理解,但是的还是有一定的内心冲击的:两幅面孔的张总。打电话的张总宛若苏青小时候的儿歌“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想吃肉骨头”;而平时的张总,又像地铁口穿着警服的黑贝。当然无论是想吃肉骨头的哈巴狗还是警犬黑贝,都是有着一双斗鸡眼。
有些滑稽。苏青想到斗鸡眼的黑贝,不由自主的笑了一下。又赶忙向陈姐的方向瞥去,陈姐在忙自己的工作。
张总打完电话过来了,回来跟陈姐说话,“陈姐,业主那意思,领导定下来了,下周一投标的时候,最多不能超285万,最低不能低于260万,咱做多少合适啊?”
“这个嘛,”陈姐思索了半天说到,“张总我也没有主意,这个范围太大了啊,还是领导您决定吧。”
“我再琢磨琢磨,这样吧,这两天我找个机会晚上约战友吃个饭,听听他怎么说,”张总一脸认真,还夹着一丝“我关系硬”的骄傲。
陈姐没有说话,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真诚和尊敬。
张总刚要走,又扭过头来问张姐:“对了陈姐,我们现在做的投资是多少了?”
陈姐抬起头问:“苏青,是多少了?”
苏青的大脑早已从斗鸡眼的黑贝中抽离出来,在偷听他们的对话,当然,在这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说话根本不用偷听。
苏青起身站起回答到:“陈姐我刚刚按照您今早的意见调整完,是275万。”
陈姐没有说话,而张总是转身向苏青径直走过来:“我看看。”
苏青起身要离开电脑,把电脑椅的座位留给张总,张总按下苏青的肩膀说“你坐,我就看看数据,你点开这个表我看看,”说着张总从苏青的肩膀上拿开手,手指指向屏幕。
苏青用鼠标点开这个表,对张总按肩膀这件微不足道的举动没在意。
张总说:“我再看看最下方的汇总。”
苏青用鼠标的滚轮往下滑,以此来找到最下面的数字。
“哎,小姑娘,你这样太慢啦,你看,我教你,右边不是有个滚动条嘛”,张总边说着边把右手放到了苏青的右手上,帮苏青用鼠标把数据拉到最下面。松开了手。
苏青不敢动,右手也不敢动,任凭张总握着她的手滑动鼠标。苏青感觉到自己脑袋的正上方就是张总的下巴,而后脑勺仿佛触碰到了张总的前胸,又仿佛没有触碰到,右手手背上仿佛能碰到张总手心的茧,又仿佛触这不是茧,而是办公室里张总临时放在那里的半袋子水泥。苏青不知道是什么温度,不知道他的手是热还是凉。苏青呆住了,她的心跳停了,她顿时涨红了脸,是害怕。这一刻她的是害怕的,紧张的。
短短的几秒钟,张总看完就挪开了手。苏青感觉到自己脑袋上方的下巴像是微微点了点,张总站起来走了。
这几秒,苏青的世界好像停止摆动了,心跳在这几秒钟内漏掉了,大脑一片空白。
张总这时候说:“小苏有进步,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做的东西有条理了,”他扭头看向陈姐,“陈姐你觉得呢?”
陈姐从电脑前面探出头附和道:“是不错,现在工作效率也高很多。”
苏青突然想起来办公室还有陈姐呢,陈姐看到刚刚的那一幕了吗?肯定没看到,毕竟只有短短的几秒。
张总点点头说:“可是,小姑娘你可不能骄傲,无论哪方面都需要努力啊,你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又仿佛替苏青展望未来那样,目视前方,铿锵有力,“小姑娘,你还得学会付出啊,不付出怎么能有收获呢,你自己努力付出,我和陈姐都是看在眼里的,一定会把你带出来的。”
苏青有些不怎么会接话了,只好轻声回答了句:“好的张总,我一定加倍努力”,又补充了一句,“谢谢您的鼓励。”眼睛看向陈姐方向,“也谢谢陈姐的鼓励。”
张总走了。
办公室里只有陈姐和苏青。
苏青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自己一个人发呆,俨然还没从刚才的一幕回过神来:张总是不是故意的?嗯!肯定不是故意的,他就是看我的动作慢,着急而已。这不是看完数据就就匆匆的走了嘛,着急到刚刚带来的装修材料都没带走。对,就是着急而已。其实我刚刚应该把手抽出来的,我也真是的,我真够反应迟钝的,的确,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对了,陈姐刚刚看到张总碰到我的手了吗?还真挺尴尬的,陈姐会怎么想,她会不会觉得我没把手抽回来是我故意的,她会不会看不起我,觉得我是那种坏女孩。不会的,陈姐当时肯定没有看到我们这边,陈姐每天都很忙的,她哪有时间像我这样整天东张西望的。
唉,这件事真就还挺尴尬的。我以后一定注意。
“苏青,没什么事,一会下班了就回家吧,也不用加班的。”陈姐告知苏青。
“好的陈姐,”苏青愉快的应道。
下班了,苏青坐上回家的公交车,公交车上有座位。苏青坐了下来。这公司在四季青,而苏青租住在航天桥,下午从四环到三环,是进城方向,不堵车。
苏青和表姐刘文卿一起租住,表姐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苏青就做好饭等表姐回来一起吃饭。有时候实在太晚了,表姐就给苏青发短信,叫苏青自己一人吃。表姐最近回来吃饭的次数很少,几乎每次都是苏青自己吃晚饭。
她太忙了。
苏青和表姐住的这个地方是个城中村,表姐已经在这里租住了两年多了,苏青是春节后来和表姐挤到一起的,一直是表姐一个人租住。房租一个月四百五十元。
房间有一个入户门连着窗,正对着门的墙靠上位置有一个小小的透气窗。房间的布局很紧凑,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横着的单人床,床头边紧挨着一张桌子,桌子的另一端紧贴着入户门的那面墙,这张桌子很重要,它是表姐和苏青的办公桌、学习桌、梳妆台、餐桌。
门联窗的窗子下面是表姐从公司拿来的一个小条桌,很窄,只能放下一台电脑的宽度,这个小条桌还是苏青来之后,表姐跟公司行政要的,本打算要扔掉,表姐说给苏青学习用,挺好。
条桌下面叠放着两摞收纳箱,中间叠罗了两把塑料凳子。床尾有一个架子,架子分隔成了大大小小的几个框,框里放了苏青和表姐的衣服、棉被等等各种东西,最上面是苏青和表姐的两个大行李箱。表姐用一块厚棉麻布,做成了帘子,自上而下的把架子遮了起来。一来防止落尘,二来也更美观一些。
门的后面贴了一串衣钩,还一个简易收纳袋。里面装了很多雨伞等杂物,进门后外套和背包就挂在这上面的衣钩上。还放有拖布垃圾桶和扫把等清洁工具。
当然还有两件家用电器,一个电饭锅和一个电炒锅。
电饭锅和电炒锅叠罗在门口的一个三层架子上,架子的最下面是摞在一起的洗漱用的几个盆。
满满当当的一屋子,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当然不能有多余的东西。
除了这些生活家当,多余的东西一点也放不下了。能容人落脚的地方只有一张瑜伽垫这么大。为什么用瑜伽垫形容,因为表姐有时候会在地上铺上瑜伽垫子,练瑜伽。这时候的苏青只能坐在俩人睡觉的床上。单人床。
苏青和表姐的家在二楼。一楼住的是房东夫妻二人,三楼听表姐说是比较大一些的房间,只有三个房间。而她们所在的二楼,是十个房间,中间是走廊,两侧各有十个房间,楼梯口是一个水龙头和一个水池子;水龙头上面是晾晒衣服的立体衣架。
没有卫生间,上厕所得去村两侧的公共卫生间。
尤其是洗澡,是个麻烦事。
206,中间位置,偶数房间是靠南侧的,所以有个小通风窗,夏天会有阳光照进来。房租比对面每个月贵五十块钱。表姐说这五十得花,没有阳光不行的。
苏青回到家,打开206房门,房间很整洁,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垃圾桶里也没有垃圾。看来表姐早上走的时候整理过房间了。
苏青挂好包,又脱下外套挂在门上,拧开桌子上的电风扇,和衣躺在床上,抬头看着那扇小小的通风窗。四月份的北京,天气已经开始热了,窗子上还插着前些天和表姐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时候买的假樱花,回来时候,表姐还带苏青去吃了烤肉,两个人高兴了一整天。
苏青觉得这小小的房间,很温馨,也很安全。是她和表姐在北京的家。
躺了一会,“滴滴”苏青的手机上来了一条短信,是表姐的:“我大约八点半到家,回家吃饭。”苏青看看时间,才六点,苏青收拾东西,关掉电风扇,下到楼下去买菜。
城中村嘛,街边路口,会有很多人摆摊,卖什么的都有,菜大多数是算不上很新鲜也算不上不好,大多是有些许的脱水而已,表姐说这样的菜完全不影响食用,买回去洗洗,很快就挺起来了,一样好吃。苏青买了两个西红柿,还买了几个鸡蛋,都不会买多,油菜、香菇,就上楼了。回来去水龙头那里把菜洗了,果然一会儿蔫呱的菜就变得很新鲜。苏青就收拾好东西等表姐来,估计表姐快到家的时候开始炒菜,煮饭,这样表姐一到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时间还早,苏青从桌子上拿起书学习,她要考预算员了。表姐给报名的辅导班,报名费表姐帮忙垫付,苏青发工资了还。看了会辅导班发的复习资料,再合上书做章节练习题。苏青学习能力还成,都能做对。
苏青喜欢读书,也能学习,能安静下来。用大哥话说:二青学习能学进去,将来以后能考上大学。
当然,苏青也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小说。这是她从小就养成的习惯,从大哥苏茂那里跟风来的。她记忆中的大哥,是几乎每天都抱着一本书在读的人,苏青充满的好奇和向往:大哥一直在读书,这些字都讲了什么呀?我也想知道。当然大哥现在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也是几乎每天都书不离手。苏青回家的时候也会翻看大哥读的书,但是苏青不是很感兴趣,到时大哥会对苏青读的书很感兴趣,苏青带回来的书,大哥每本必读。
苏青感觉,读书时候时间过的最快的,不知不觉的,床头的小闹钟就指向八点了,苏青收拾起书本,开始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