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月嫂与探花郎 > 第60章 第 60 章

第60章 第 6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致一愣,立时充满警惕地看向他。

常越也颇感意外,看来这位确实是神通广大,连这个都知道。

男子看着她的表情,笑了出来:“放心,我并无恶意,只是恰好认识几个官府的人,又从姑娘的话中猜出来的。”

姜致仍是半信半疑,她追问了一句:“不知你认识淮州府里的哪位官员?”

“知州于开济,同知林应房,李勉,通判顾行,吏目董允等,我统统认识,只可惜……”男子沉吟着没有说下去。

这下姜致相信他的话了,看来他大概是淮州的士绅,带着歉意道:“是我多心了,还请您勿要见怪。”

“不,是我过于唐突了,姑娘有些疑心是应当的。”男子一派绅士风度。

“不知您是做什么的?”

自己的底细被人家搞得清清楚楚,对方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姜致莫名觉得亏了。

男子倒似乎在等着她发问,缓缓开口:“我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作为长子,十几岁就不得不背景离乡出来讨生活,干过跑堂,货郎,脚夫,为赚快钱甚至充过打手,结果被打得皮开肉绽,倒在街头,如同一条死狗。”

姜致不懂,他怎么会起这么长一个头。

“后来,一个郎中救了我,也就是那一回我想通了,人不能只图眼前,得看长远,于是做了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个决定,我求他收我为徒,想着一可以治病救人,二可以靠医术吃饭,且受人敬重。”

姜致心下了然,原来是一个郎中。

“我能吃苦,学得很快,两年后便能独立为病人看诊,几年后,娶了师父的女儿,也算是慢慢改了运。”男子声音渐渐低沉,似是陷在了回忆里。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我进了药商会,知悉了里面许多可以暗箱操作的商机,特别是最上面的那几个人,有大利可图,于是我在里面一点点地攒资历,终于在三十一岁那年,当上了淮州药商会的会长。”

对于药商会,姜致只是有所耳闻,是各地管理药材市场的一个机构,淮州药商会规模不小,他能在而立之年能当上会长,也算是有些手段的。

但与此同时,她想起了前些日子淮州治疗风寒的药材价格疯涨一事,心中斟酌着他与此事会有多少关联。

“坐上这个位置才知道,什么都不是那么容易干的,想从中牟利必得先经过官府同意,哪一路神仙没打点好也不成,所以这些年下来,真到手的好处也没有多少,直到这次淮州的时疫……”

姜致知道,重点来了。

“我就察觉到,发大财的时机终于来了,借着这些年与官府经营的关系,我垄断了淮州的药材市场,将药价持续抬高,作为药商与官府中间的话事人,他们赚的每一笔钱,我都会抽两成,”

男子看着姜致渐渐凝重的脸色,轻笑一声,“你是不是觉得我抽得太狠了,那如果我告诉你,官府拿走了剩下利润中的大半,你还会这么认为吗,什么人都玩不过官,他们才是最黑心的。”

男子的话似是已说完,饮了一杯茶。

常越也听懂了他在说什么,但不懂怎么有人对着陌生人自爆罪证,转过头眼神惶惑地看向姜致。

姜致也不太明白,“虽不知你为何将这些事讲与我们听,但你所言若是真的,我还是劝你早些去认罪的好,若返还不得当利,说不定还能从轻发落。”

常越惊得赶紧碰了碰她的手臂,意思是让她闭嘴,他们现在还在人家车上,惹恼了主家总是不太好。

男子倒似是不以为意,“我们今日意外同车,也算是有些机缘,你可能是头一回见我,但我却在淮州时已经见过在街头施药的姜姑娘,作为同行,我知道姜姑娘不耻与我为伍,但姑娘的所作所为,倒让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立志学医救人的初心。”

完全没有接认罪的话茬。

姜致又一次被他惊到,但也不好再说别的,反正若是真如他所说,这次定会被清查出来。

淮州城较之从前多了些生气,沿街有了商贩和稀稀拉拉的行人。

姜致下车前,再次对着男子真诚地道了声谢,无论如何,他今日所行是善举。

男子颔首轻笑,没有再说什么。

下车后,常越心有余悸地道:“这个人好生奇怪,刚才可给我惊着了,他说的该不会是真的吧,就不怕我们去告发他?”

是真是假,问问邱锦他们就知道了。

邱锦从外面办事回来后,听到姜致的问话颇感意外:“你说的是药商会会长温守贤?”

原来他叫温守贤,姜致便把自己回来时搭了他马车的经过讲了,着重说了他借时疫敛财的事,只是想不通他为什么告诉自己这些。

“他说不说也已无所谓,马上整个淮州的人都会知道了。”邱锦倒是很淡然。

原来,在他们去青安期间,留在淮州的官员奉太子令,细查了淮州时疫中本地官员的渎职情况,借着前期暗中查访所得官商勾结拉高药价的种种罪证,很快便锁定了淮州知州于开济与同知李勉等人。

而所谓的官商勾结,首当其冲的就是药商会会长温守贤,此人圆滑市侩,心思缜密,眼见于开济等人被彻查,惊觉朝廷这次动了真章,自知难以逃脱,派人将药商会贿赂官员的帐本交了出来,同时留了话,因不想让年迈的父亲看到自己锒铛入狱,请容他几日将父亲送回徽州老家,官兵虽立时便奉命追了过去,却并无所获。

后来才知,温守贤的老家并非在徽州,而是荥山,南辕北辙,自然是追不上的。

没想到,他还真如约回来了。

姜致想起他在马车里说的那些话,心中也有些感慨,能将一个那样的天崩开局走到柳暗花明,却又被利益所惑行差踏错。

她又想起一个重要的事,“谋害太子的人呢,查清了吗?”

“丁存与赵明勋在牢中被人下毒意图灭口,谁知那赵明勋命大,被发现得及时,救了回来,经此一事,他很快交代了背后指使,正是安抚使朱修,朱修在刑讯之下,很快供出几位同谋,并说出了背后主使,你猜是谁?”

姜致想了想:“三皇子?”

邱锦难得地露出讶色:“你怎么知道?”

她卖了个关子:“我为什么就不能知道?”

邱锦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好吧,我从来子母阁的官夫人们口中听到的。”

“原来如此,其实我原本也不太看好太子,他性子过于绵软,但现在看来,相较于三皇子来说,他是更合适的选择。”

翌日,温守贤便被带到府衙,与于开济等人当堂对质,互相攀咬之下,很快便各自定罪。

至此,淮州治疫也算是尘埃落定,几位主要官员落马,连带着的还有些当地士绅,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人铤而走险,私囤药材在黑市高价出售。

因着人口流动,淮州周边地区也受了波及,虽疫情远没有淮州严重,但也搞得人心惶惶,都会提前备一些药,这也让各地药材商们大发横财。

宝墩被邱锦送进了书院,姜致带了些吃食和衣物去看他。

他见姜致终于回来了,开心地黏在她身边,讲着学院里的趣事,得知她即将回京的消息,顿时又蔫了。

姜致安慰他道:“你要好好读书,若是能考取功名自然是好,即便不能,多学些东西以后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等你长大后,就会发现京城并没有那么远。”

宝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户部两位官员并六位郎中,还有林老太医,他们中有些是原本体质孱弱,有些是因为年纪大了抵抗力差,感染时疫后没能挺过来,因为怕将尸身带回去会传播时疫,便都在淮州进行了焚烧,只带了骨灰回京。

来时好好的,回去变成了一把灰,可以想见其家人得知噩耗该有多悲痛,天灾固然无情,其中的人祸更可恨。

因此,回京的格局与来时不尽相同,最前面一辆马车内装满了骨灰坛子,最后面则跟着几辆囚车,苗太医因感染肺痨,独乘了一辆马车。

回程的氛围因而也比来时更为沉重,一开始的几日,几乎无人交谈,随着离京城渐近,想着就要见到挂念自己的家人,众人的情绪也开始激动起来。

姜致也好想姜婆,想念李迎儿柳巧冯大哥他们,还有可爱的小弥远,这段日子他应该又长大了不少。

离京之时刚过完年,归来已是阳春三月,山青天蓝,百花绽放,绿枝随风轻摆,映在水上倒影重重,相映成趣,飞鸟偶尔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姜致正看着窗外发呆,忽听邱锦在她耳边低声道:“你觉得我明日就上门提亲如何?这样我们可以赶在春末完婚。”

姜致呼吸一窒,不由道:“你想得挺美的,但我娘可不一定会这么痛快地答应。”

“怎么可能,”邱锦浅笑,“她老人家有多喜欢我你还不清楚吗。”

姜致忽地不想再搭理他。

随着马车驶进城门,她想起自己从前自己经历的那场时疫,凡是疫区归来的人,哪怕并无症状也要进行隔离的,但现在的情形与那时有所不同,光路上他们就用了十余日,比从前隔离的时间都要长了。

而且,这些人基本都被传染过,京中并无时疫,二次发病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在她所知几个从头到尾都没有被传染的人中,邱锦可算得上是免疫力最强的存在,因为其他几位都是官员,基本不会近身接触病患,邱锦却是一直冲在前面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