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看帝书 > 泽被天下 > 第77章 第 77 章

第77章 第 7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试如江河行地,波澜不惊中暗藏激流。数名学子相继陈词,然而,他们的见解仿佛冬日枯枝,难以激起女帝李泽眼中的火花。

直至王若琴上前,此时她心潮起伏,却无半点慌乱。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满腹经纶与胸中热忱一并纳入,再化作滔滔江水,汹涌而出。

王若琴站定于殿中央,那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瞬间充盈整个殿堂。她开始徐徐阐述,言辞恳切而掷地有声:“皇上,农工商三业并举,实乃国家富强之基石,缺一不可。农业,犹如国家之根,承载着立国之本,滋养着社稷之魂;工商,则如枝干繁茂,为强国之资,构筑起国家富饶之躯。《周礼》有云:‘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利。’(《周礼·天官·大宰》)此言昭示农耕、园艺、山林各业之重要,皆为民生所系。又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周礼·考工记序》)此语揭示工商业者聚于市肆,各展所长,共襄盛事之景。由此可见,农工商各守其责,相互依存,方能织就国家富庶之锦图,铸就社会稳定之磐石。”

她的声音,起初温和,却字字珠玑,逐渐高昂,犹如清泉石上流,又似高山流水遇知音。

“臣以为,欲振农桑之业,须推行良种以增产,改良农具以提效,兴修水利以保丰收,减免田租以安民心,确保仓廪丰实,民食无忧。至于工商业之繁荣,需鼓励私营手工业之发展,使之如江河奔流,创新不止;规范市集交易之秩序,使之如棋局经纬,井然有序;保护工匠权益,使之如金石镌刻,尊严永固;严禁欺行霸市之恶行,使之如秋风扫落叶,涤荡尘垢。如此,则工商业可如日中天,蔚然成风,营造出公平、透明、活跃的商贸环境,激发民间经济活力。”

“农业,作为立国之基,君主当视其如生命之源,常怀敬畏之心,亲力亲为,督导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使百姓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同时,推动农业科技革新,提升耕作效率,使沃土生金,为国家经济大厦奠定稳固基石。”

她的论述,既深刻又新颖,每一个观点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玉璧,既展示了她深厚的学识,又彰显了独到的见解。

“商业,乃国家经济动脉,君主当视其如国运所系,积极引导,大力扶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实施税收减免,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商贾之心;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犹如砥柱中流,稳定经济航船。商业之繁盛,将如江海交汇,激荡起澎湃的财富浪潮,推动货币流通,增进社会福祉,为无数人铺就通往成功之路,实现阶层流动,共绘盛世画卷。”

李泽皇帝端坐御座之上,金碧辉煌的御座映衬出她无上的尊贵。闻听王若琴之言,她的眼眸宛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赞许与欣赏的光芒。“有新意,不愧是王卿之女,于经济之学独树一帜,见解精辟,思虑深远。”

殿内的空气似乎为之一振,犹如春雷乍响,万物复苏。

得,才出来承桑常宇一个卧龙,现在又来王若琴一个凤雏。

王泰一副有女如此,此生何求的骄傲自得模样,他缓步出列,向着李泽皇帝躬身行礼,谦逊中带着几分得意:“陛下过誉,令臣惶恐。然若琴能得陛下如此盛赞,实乃臣之幸,亦是家门之光。唯愿她能继续秉持家训,辅佐圣明,为国效力,不负陛下厚望。”

经一番激烈角逐,殿试烽烟渐息,科举盛事终告一段落。

魏琳等众多举子一同身心疲惫地离开了皇宫,却仍难掩对殿试结局之热切期盼。

回到丞相府后,魏伯山心系孙女,关切地召来魏琳询问:“琳儿,对于此次科举,你有何感想?”

魏琳轻叹一声,感慨道:“祖父,琳儿经此科场洗礼,始悟天地广阔,英杰无数。往昔自负才情,今朝方知犹如井中蛙,眼界狭隘。”

魏伯山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他轻抚长须,语重心长道:“能有此番省思,琳儿,此科举之行,你已收获颇丰矣。”

三日后,殿试结果如期揭晓。魏琳与众举子纷纷前来查看成绩,有人欢喜雀跃,有人黯然神伤。魏琳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探花榜上,成功跻身朝廷新科进士之列。同时,承桑常宇被李泽御笔钦点为状元,王若琴则从会试二甲第七一跃成为榜眼。

此次科举上榜者多是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之后,如魏琳,自小浸润于政务之中,举止间尽显大家风范;或源自隐逸高士的书香门第,如承桑常宇,饱读经史子集,性情高雅;更有王若琴,虽生于名门望族,却不依赖祖荫庇护,以自身超凡脱俗的才华,在群英荟萃中独树一帜。

其中,虽有如何平洲等少数寒门子弟崭露头角,成功入仕,然此类平民才俊凤毛麟角,数量及其稀少。

李泽对此早有预料,深知首场科举难免受制于既有社会结构,但她坚信,随着科举制度的深入推行,未来必有更多寒门俊杰崭露头角,改写朝堂格局。

对于何平洲而言,虽然未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仅位列同进士,但他亦心满意足。他深知此次考试为他打开了进入官场的大门,脱离原有阶层,家中族谱可以从自己这辈开篇矣。

自己带领着家族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巍峨壮丽的凤栖殿内,红木雕刻的屏风上,凤凰展翅欲飞,栩栩如生,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好寓意的追求。

李泽换下了往日的威严龙袍,身着一袭华丽的紫色常服,发丝被随意地束在脑后,透露出一种不羁的风姿。

“子宸,”李泽的声音轻柔而坚定,“我打算创办一所新式学府,明德女校的学生尚年幼,要想她们成长起来为国效力,还需一些时日。新式学府里面将设立各种学科,如你所说,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农学等,外语暂时不设立。其中,医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门,我希望你能抽时间担任讲师。至于其他如物理、化学等科目,也需要你来暂时代课。”

唐子宸微微颔首,深表赞同:“教育实乃立国之基石,科学启蒙更是开启民智的钥匙。对于这些学科,我自当倾囊相授,不遗余力。我会根据我的学识,精心编纂一系列基础知识的讲义,即便我日后不得不突然再次离去,这些讲义也可供学子们学习研究。陛下,我会实现自己当初对你的诺言,助你推动大晟科技与文明的进步。”

李泽浅笑,眼中掠过一丝欣慰与感激:“子宸,我欲让你担任这所学校的掌院,魏琳则担任副掌院,协助你处理日常事务。她曾总揽明德女校的事务,经验丰富,家族显赫,定能助你应对各种挑战。至于学府之名,就交由你这位掌院来定夺。”

唐子宸沉吟片刻,目光流转间,一幅壮丽画卷在他心中徐徐展开:“琨玉秋霜,渊渟岳峙。陛下,不如便取名为‘岳峙学院’吧。愿学院培养出的学子,品德高尚如高山巍峨,学识渊博如深渊沉静,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支撑起大晟的未来。”

李泽听后,口中反复默念:“岳峙学院,岳峙学院……”她点头赞许:“这个名字的确不错,既庄重又寓意深远。”

唐子宸随即建议:“陛下,不妨邀请桑怡一家加入岳峙学院,专司医学教学。她们医术精湛,定能为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李泽闻言,毫不犹豫地回应:“你是岳峙学院的掌舵者,一切事宜,皆由你决断。我相信,有你领导,岳峙学院必将名扬四海,为大晟培育出无数英才。”

唐子宸手中紧握书籍,李泽身着华美紫衣,唐子宸与李泽并肩而坐两人正深入讨论创办岳峙学院的每一个细节。阳光从琉璃瓦缝中透入,如同天上的星河落入人间,洒在精美的云纹地毯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给这庄严的殿堂增添了几分柔和与生机。空气中,檀香袅袅,缭绕不绝,让人的心境变得格外宁静,仿佛能听见时间缓缓流淌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